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

镇坪县区域公共品牌建设实施方案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19-12-10 10:12 字体:[大][中][小]

根据镇坪县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的工作要求,为全面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加快农产品品牌向高端化迈进,切实发挥品牌引领作用,提高我县特色产业(包括洋芋、洋芋挂面、洋芋粉条、长寿硒米、金丝皇菊、富硒蜂蜜、乌鸡、野生竹笋、野生板栗、高山茶叶、高山香菇等相关产业)竞争力,打造我县农特产品统一标识,做好我县区域公共品牌建设工作,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思想

按照“政府引导、企业为主”的原则,以农业龙头企业、电商企业为主体,以区域公共品牌为引领,构建我县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和企业产品品牌为主体的农产品品牌体系,通过市场运作与政府引导相结合,转变发展方式,推动落实相关产业、企业质量主体责任,提高企业品牌意识和品牌培育能力,推广宣传区域公共品牌,从而带动企业品牌发展。

二、工作目标

通过区域公共品牌体系建设,实现资源的合理化配置,将我县本土农产品推向全国市场,形成品牌知名度。整合农业产业资源,深入挖掘我县农产品的独特价值,培育提升区域公共品牌的独特形象,系统构建区域公共品牌的战略体系,全力打造区域公共品牌,形成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品牌化营销的现代农业发展新格局。

三、建设内容

(一)组建区域公共品牌运营平台。组建品牌网络运营平台,提供消费市场信息,促进农产品对接,引导区域公共品牌农产品在当地消费。

(二)打造区域公共品牌。镇坪县经济贸易局委托运营服务商负责区域公共品牌的许可使用、运营和管理。制定《镇坪县区域公共品牌(商标)使用管理办法》,采取签订许可使用合同、统一宣传标识、不定期监督检查等方式,对区域公共品牌许可使用进行全过程规范,保护区域公共品牌专用权。

(三)完善区域公共品牌发展规划。加快落实我县加快发展区域公共品牌的方案,进一步整合、完善、优化区域公共品牌发展的相关规划,实施区域公共品牌子品牌培育工程,重点加强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植养殖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品牌建设。利用子品牌的特色、质量优势,提升母品牌的知名度,借助母品牌的影响力拓展子品牌的发展空间,实现母品牌和子品牌良性互动,带动更多质量稳定、具有特色的农产品加入区域公共品牌。
(四)构建体系

1、品牌基地建设体系

立足全县产业布局,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步伐,集中力量抓好重点的产业带动项目建设,建设一批规范标准的农产品种植基地。培育壮大品牌创建主体,发挥龙头企业组织化、产业化优势,与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大户)等相链接,与原料基地建设相结合,打造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产业化联合体和企业品牌。按照“一县一品牌”的思路,扶持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现代农业产业园等建设,推动资源要素在品牌引领下集聚,积极培育洋芋、洋芋挂面、洋芋粉条、长寿硒米、金丝皇菊、富硒蜂蜜、乌鸡、野生竹笋、野生板栗、高山茶叶、高山香菇等“大而优”的大宗农产品品牌,同时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主要载体,发展地域特色鲜明的“小而美”特色农产品品牌。推进区域公共品牌与基地建设有机结合,实现每个使用区域公共品牌的产品都有基地支撑,每个基地都有规范化体系保障。

2、质量标准体系

积极构建覆盖全类别、全产业链的产品标准体系和覆盖生产经营全过程的管理标准体系。统一规范在生长环境、种植养殖环节、生产加工、贮运操作、包装运输等方面的基本要求,制定完善农产品使用、农产品等级、产地准出和质量追溯、贮藏运输、包装标识等方面的标准,形成既与国际标准接轨又适合农产品发展需要的农业标准体系。鼓励使用区域公共品牌的龙头企业主导和参与国际、国内先进农产品标准的制(修)订。鼓励企业积极参与研究制定具有镇坪鲜明区域特色可量化特征指标的区域公共品牌产品标准。鼓励及时将农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标准,不断提升我县农产品标准,用高标准引领高质量。

3、安全监管体系

以农业生产基地为主体,开展水质、土壤、空气等项目的产地环境检测,实施耕地质量保护提升和化肥农药减量增效行动,推进秸秆、农膜等农业废弃物回收利用,大力推进畜禽粪污综合治理,减少农业污染。全面落实企业农药、兽药、饲料等投入品规范使用、产品自检自查报告、产品标准自我声明和监督、质量安全强制报告、缺陷产品召回等质量保障制度,确保企业质量安全主体责任落实。建立健全从种植养殖、生产加工到平台销售全链条的产品质量监管体系。加强农产品产地环境保护治理,建立产品安全风险分析制度,及时发现消除潜在安全隐患。

4、认证与检验检测体系

推动使用区域公共品牌的企业开展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证、原产地产品认证和质量安全认证。在区域公共品牌具备一定影响力后,探索品牌认证模式,通过认证的权威性提高品牌认可度。发挥县级检验机构基础作用,确保抽检产品符合安全要求。引进国家级、省级等权威检验机构对农产品特色优势量化指标进行检验检测,扩大区域公共品牌农产品质量、品牌的影响力。

5、产品追溯体系

加强生产基地农产品质量安全全程可追溯监管,推行农产品合格证及二维码追溯制度,建立生产记录可存储、产品流向可追踪、储运信息可查询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依托互联网技术,以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食品安全溯源体系数据为支撑,实现区域公共品牌农产品“从田间到餐桌”的全程可追溯。

6、准入退出体系

根据区域公共品牌管理办法和质量标准体系,依法建立准入、退出机制,实行准入产品强制检验,加强日常管理,把好区域公共品牌准入关。委托专业机构定期对区域公共品牌农产品进行全面评估和检验检测,对评估不合格、检验检测不合格、有损区域公共品牌声誉的农产品和违反区域公共品牌许可使用规则的企业,终止其区域公共品牌商标许可使用资格。

7、品牌营销体系

坚持市场化运作,发挥平台主体作用,以消费者认可为目的,延伸品牌生命力,提高品牌影响力。组织开展定向直供直销活动,加强区域公共品牌媒体宣传推广,重点聚焦主流媒体以及新兴媒体。入驻第三方电商平台开设区域公共品牌农产品旗舰店,注册区域公共品牌官方微信公众号。举办镇坪区域公共品牌农产品展销会、洽谈会、推介会,参加陕西安年货节、西安电子商务博览会等产销对接活动,将区域公共品牌农产品推向市场。

8、知识产权保护体系

组织建立企业自我保护、政府依法监管、社会监督和司法维权保障“四位一体”的品牌保护体系,区域公共品牌企业优先享受相关品牌保护业务培训、维权指导。建立跨区域联合执法机制,依法严厉打击区域公共品牌侵权违法行为。

四、实施步骤

(一)摸底启动阶段

对我县特色产业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调查摸底,以镇坪县经济贸易局为载体,与我县重点农产品企业、合作社建立机制,明确任务,确定品牌带动农产业的产品范围,对竞争环境、消费需求、竞争优势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营造政府、企业和社会各方支持的良好氛围,探索开展区域公共品牌建设的有效途径,形成互相配合、共同推进的协助机制。

(二)品牌推进阶段

注册区域公共品牌商标。制定区域公共品牌旗下相关产品标准、产品质量和品牌的定位。对重点企业加强指导,提高企业品牌发展意识与培育能力。

(三)培育试点阶段

充分发挥企业主体作用,通过政府引导,共同协商产品开发,品牌营销、产品定价、宣传等策略,制定区域公共品牌管理办法。强化产品质量管理,加强分类指导,创新培育载体,争取政策支持。

(四)推广宣传阶段

认真分析试点培育过程中的关键环节,总结经验,形成较为科学完善的区域公共品牌培育的指标体系,使更多的企业、合作社、个人参与进来,形成良性发展态势,鼓励引导全县各主体进行县域品牌宣传推广。

五、品牌管理建设

为保证相关工作顺利开展,镇坪县经济贸易局负责区域公共品牌建设工作的组织协调、政策的制定落实、督察指导等工作,镇坪县商务局要创新工作思路,结合各自实际,组织区域公共品牌工作实施。

六、强化保障

(一)强化组织领导
镇坪县经济贸易局要研究解决品牌建设过程中的重大问题,推进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工作。县经贸局及配合单位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制定具体工作推进方案,落实好工作任务。同时,结合实际建立组织机构,制定相应实施办法和配套政策措施,确保顺利推进。

(二)强化政策保障
镇坪县经济贸易局要将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建设作为重点工作,给予政策支持。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者,增强资金实力和抗风险能力,提升区域公共品牌核心竞争力,推动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

(三)强化宣传引导

强化宣传舆论引导,营造良好氛围,引导全社会共同关注和参与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建设。通过主流媒体、自媒体、农交会、品牌推介会等渠道,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品牌宣传活动,讲好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和农产品故事,介绍典型经验,提高自主农产品影响力、认知度、美誉度和市场竞争力,从而实现将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逐步打造成全国生态精品农产品区域品牌,最终有效提升我县生态农业的整体影响力。





镇坪县经济贸易局
                               2019年12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