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

镇坪县农产品标准化构建实施方案

作者: 来源:县电商办 发布时间:2019-11-15 17:11 字体:[大][中][小]

一、 指导思想

“中央一号文件”持续聚焦“三农”,强调要用发展新理念破解“三农”新老问题,有序推动农业现代化、确保亿万农民全面迈向小康社会。农业标准化是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有力手段,加强县域农业产业标准化体系建设,有利于农业科技推广,引导农业生产者科学使用农业投入,推动我县农业主导产业和特色产品实现生产经营的专业化,逐步形成县域标准化生产、区域化布局。有利于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和农村经济发展。

二、 发展目标

我县在农产品的标准化生产体系建设上一直相对滞后,这已成为制约农业生产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为了适应我县电子商务发展的需要,加快实施农产品标准化建设,最终达到以下目标:

(一) 通过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确保企业、供销社、农户按照统一标准进行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缩小产品的差异性,扩大产品的相似性,打造一定量级的可复制性产品,实现电子商务的货源稳定;

(二) 通过划分农产品认证和实施农产品标准化,促进农产品经营者提高产品质量,限制劣质产品进入商业网,实行分等论价、按质论价、优质优价、劣质劣价,并保障农产品网货质量;

(三) 通过农产品标准化,使得农产品大量生产、大量销售成为可能,生产与分配费用相对减少,农产品商品生产和经营的潜力得以充分发挥,农产品商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提高,经济效益快速增长;

(四) 通过农业标准化生产与信息技术充分结合,大力推进标准化生产,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全程控制和可追溯制度,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为适应农产品电子商务、农产品品牌化奠定基础,实现农业提质增效。

三、 主要内容

(一) 各级政府应发挥扶持、规范和引导等主导作用

1. 加大财政投入,整合现有信息基础设施资源,构建覆盖乡村的多级农业信息网络;

2. 各级政府要出台鼓励优惠政策,大力推进农产品网上交易市场建设,不断引导农业龙头企业和广大农户开展电子商务,对开展电子商务的农业企业和农户适当予以奖励。要积极开发本地特色农产品开展网上交易,逐步实现多品种、全覆盖,重点推进本地农业企业流通业态改造;

3. 建立健全农业信息法律法规和农业电子商务政策,以保证网络环境安全;

4. 加强市场监管,打破部门和地区分割,加强区域合作,建立有利于农产品网上交易发展的市场环境,使农产品电子商务健康有序发展。

(二) 加强农业电子商务基础技术设施建设

1. 扶持和鼓励信息化。积极扶持和鼓励农业生产企业加快信息化建设,推进信息服务网络向产业化龙头企业、农产品批发市场、中介组织及农户延伸,积极引导农民和涉农企业多层次、多渠道地参与电子商务。

2. 开发和整合信息资源,建立跨部门、跨行业、跨地区的信息管理和协作机制,开辟稳定的信息交流通道,实现涉农数据的兼容和共享;加快构建农产品市场预警和监管系统,规范市场行为,提高信息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三) 加快农产品品牌化建设

从市场前景分析,农产品销售正在迎来消费热潮,但目前农产品网络营销发展现状普遍存在缺乏品牌意识、信息封闭、资源散乱等问题,所以加快培育有一定规模的企业通过品牌营销至关重要。要强化农户和涉农企业的品牌意识,借助品牌经营,做大特色,通过资源整合,向农户主动收购散货,让一些有加工能力的企业进行深加工,统一包装,发展“农户+网店+公司”的模式。

(四) 大力推进农产品的标准化进程

产品的标准化直接影响农产品信息的正确传递与否,进而影响农产品的流通速度和交易。要发挥政府部门的组织和引导作用,联合行业协会、研究机构、物流企业,加大对农产品技术标准、计量标准、作业和服务标准、成本计算标准的研究,制定国家和行业标准,严格按照标准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对生产过程的标准化控制,尤其是无公害农产品的生产,一定要严格控制在国家的监测指标之下,严格遵照国家有关农产品加工的标准进行加工、流转。

(五) 培养现代农民和农产品电子商务人才

培养掌握现代农业知识、商务知识和网络技术的现代农民,是农产品电子商务得以推广的前提。一是要对农民进行信息技术和电子商务培训。二是加强对农产品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加快农民经纪人队伍建设,提高农村信息人员素质。

(六) 加强农产品物流体系建设

鲜活农产品的保鲜存活时间,决定了农产品的流通半径有一定限度。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配送是关键。

1. 要尽快建立范围更大的农产品绿色通道;

2. 积极在农民中培育物流主体。所谓物流主体就是物流企业,要扶持一批农产品流通企业,特别在区域外建立的绿色食品专营销售市场企业,在政策和资金上要重点倾斜和扶持;

3. 积极培育农产品流通合作组织,提倡成立农民销售合作社,使其成为农民进入市场的主要方式;

4. 认真研究农产品的包装技术,提高农产品的包装质量,尤其是要提高农产品的保鲜程度。

四、 具体实施

(一)农产品标准化种植

1. 标准的制定不仅仅在于生产端,如土壤、采摘、制作以及包装方面与农场签订更为细化的标准,实现蔬菜的标准化生产,还在于通过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建立了蔬菜生产电子档案系统。示范推广病虫害综合防治措施,指导生产者科学防治蔬菜病虫害,提高地产蔬菜质量安全水平。良好可靠的生鲜电商的上游货源才是销售的最佳起点。

2. 标准化的实施不仅仅是成品的选品,也不仅仅是外表,种植过程直接会影响口感和色泽。所谓标准化种植,就是按一定的科学标准进行种植,通过标准化种植,让作物达到高产量增收、高质量增值,最终实现产值的极大提升。

3. 标准化种植有着严格而复杂的要求。标准化的实施不仅仅是成品的选品,也不仅仅是外表,种植过程直接会影响口感和色泽。标准化种植,就是按一定的科学标准进行种植。通过标准化种植,让农作物达到高产量增收、高质量增值,最终实现产值的极大提升。

(二)农产品源头“可溯源”

1. 建立农产品数据库

应用农产品质量追溯系统,消费者可以通过二维码扫描查找到该包装袋内农产品的生产者、检验者及用药、施肥、采摘日期等内容,甚至可以查到该批农产品的种子、育苗情况。农产品溯源系统通过对单个产品赋予追溯码,来实现以一物一码产品身份标识为基础,以物为中心,对产品的原料辅料、生产加工、仓储物流、市场消费等环节进行数据采集跟踪,实现产品原辅料供应环节、生产环节、流通环节、销售环节和服务环节的全生命周期管理,保证企业用户供应链各环节精准管控,提升农产品企业产品质量安全。

2. 为农产品建田间档案

田间档案的作用是记录和监督,确保从“菜园子”到“菜篮子”的产品都符合标准并有据可查。为确保监督过程无遗漏、有迹可循,需要做好以下六点:

(1)田间档案包括:产品指标、溯源档案(生长期图片、农药使用记录、化肥使用记录、视频资料)、产品认证信息、产品介绍、生产者介绍等;

(2)基本信息:生产企业、采收时间、责任个人和地理定位等。实名制认证,确保责任明确;

(3)产品指标:外观、口感、重量和营养品质。通过农产品溯源系统让不同种类的农产品根据其特性也将出现不同的产品指标;

(4)产品评分:消费者能够通过农产品溯源系统平台来对产品进行评分,力求真实客观地反映农产品的品质,给其他消费者作为购买参考,也为生产企业提供一个产品情况反馈的平台;

(5)溯源档案包括:全生长期图片、肥料使用记录、农药使用记录、关键环境数据、实时高清视频;

(6)产品认证信息包括:为生产企业提供一个展示第三方认证的平台,包括农药残留检测、“三品一标”、SC食品生产许可认证等,让消费者能够充分了解农产品生产企业的资质和等级,打造农产品特色品牌。

(三)农产品分等级

农产品分等分级,是按农产品商品质量的高低划分的商品等级。农产品商品标准,是对商品农产品的品名、规格、用途、使用方法、检验方法、包装、储运条件等所作的统一规定,是生产、检验、供应、使用等方面的一种共同遵守的技术依据。

(四)包装标准化

我县农产品要进一步实行商业化运作,必须具有商品的众多特性,有等级有品牌有包装。目前我县农民对农产品缺乏工业化运作意识,运输和储存中因包装而引起的消耗量巨大,对社会资源造成浪费。

1. 包装设计、生产和应用要信息共享。做到搞包装的了解国内情况,搞设计的懂得包装的应用情况,加强包装设计者与农产品生产基地、企业的有效沟通和联合;

2. 大力研究先进的包装技术设备,向相关包装企业提供相关农产品标准及信息,鼓励相关包装企业生产出符合市场需求的高质量包装产品。例如,针对蔬菜和水果如果能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广泛使用透气保湿而且环保可降解塑料薄膜,将大大降低损耗,提高农产品的网货品质;

3. 针对农产品企业应予以政策上的支持和引导,组织和指导农产品企业实施包装标准、减少无标生产、包装、销售;

4. 针对企业或个体使用统一农产品网货包装提出相应鼓励政策,凡使用统一包装的电商农产品的快递包装箱每个以低于市场价一块钱的价格供给,作为补贴。以此鼓励企业或个体户通过电商平台销售农产品,从而带动更多的人进行电商创业。

(五)农产品认证

围绕“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工作目标,积极推进“三品一标”、SC食品生产许可认证,形成一批具有一定规模和知名度的特色农产品品牌。

1. 强化宣传。为进一步加强基地品牌宣传工作,提高全县基地品牌知名度,在各企业和专业合作社积极宣传“三品一标”、SC食品生产许可认证的有关知识。

2. 强化服务。立足优势农业产业,精心选择有特色、产业优势明显、市场潜力大的产品作为申报对象。同时,积极为企业、合作社申报“三品一标”、SC食品生产许可认证创造条件,搞好服务。

3. 强化监管。坚持“数量与质量并重,认证与监管同步”的原则,坚持全程质量控制,对生产单位的产地环境、投入品使用、生产记录、生产操作规程落实、档案管理等情况,开展定期检查不定期抽查,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促进“三品一标”、SC食品生产许可认证生产全程质量控制措施的落实,确保认证品牌的内在质量。

(六)打造区域公共品牌

1. 打造公用品牌。政府要起到率先、打头的作用,不但要对公用品牌进行传播、推广,更要搭台子,让当地众多的企业一起来参与。

2. 培育农业品牌对象。一般来说区域公共农业品牌具有非常明显的特点,要培养出某种特性的农产品就只能在这个地区,在这种土壤和气候条件下,这样培养出来的农产品较市场上普通的农产品在某方面的特点更为突出。

3. 开展种植技能培训,统一农产品质量。任何一种产品要得到市场的认可,都需要有过硬的产品质量,没有过硬的质量是很难长久立足于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的。地区内的种植者由于年龄、学历、经验等均存在差异,种植出来的农产品在质量上会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区域内的农业部门要对区域的种植户进行技能培训,提升其种植水平,同时实现对种植方式的标准化,以保证农产品质量的一致性。

4. 设计统一的产品品牌,采取多种方式进行营销。通过上述的措施落实,农业产品的质量、产量等生产问题得到解决。为了形成品牌效应,在销售前需要对农业产品设计统一的标识、口号、广告语等,然后再采取电视、电台、广播、网络、微信、自媒体、传统广告等多种形式进行宣传,通过宣传在消费者心中留下深刻的影响,自然逐渐就会转化成销量的。

5. 种植现代化,管理规范化。利用现代化(种植技术,实现农业种植的机械化和自动化本身就是以传统种植方式为特点的产品除外),这样既能提高效率,又能降低种植者的劳动强度。另外还要引进和学习先进的管理管理方法和手段,实现农产品种植、收购、存储、包装、销售、售后等整条价值链上所有管理环节的规范化。

(七)用现代信息技术为农产品标准化做加法

要实现农产品标准化,就要走现代化的路子,要把现代农业技术、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物联网技术、大数据技术等紧密结合起来,打破界限,建立立体的、全方位、可实施、可公开透明的标准化体系。帮助新型农民把控生产环节,实现农场管理全面信息化,尽可能地实现生产的自动化,更少人工干预的把控施肥、用药过程,使得生产端实现标准化;同时,会同销售端(电商平台)和监督端(溯源),尝试开展打通产业链的全程信息化,为标准化奠定坚实的基础;在产品分级和标准化方面也进行了探索和实践。

五、 保障措施

(一) 加强组织领导。利用政府职能细化政策措施,借当地特色产业和资源优势,大力推进电商农产品标准化进程。坚持统筹兼顾、动态协调的原则,在政策制定、重大项目审批、标准规范制定等方面加强沟通配合,完善协同机制,形成推动我县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的合力。

(二) 强化数据统计。以建立健全重点农产品电子商务数据库为基础,逐步建立农产品电子商务统计体系,规范统计口径,建立统计数据库、经营主体数据库以及典型企业库,并结合农业大数据的运用,加强农产品电子商务市场监测、分析和评价,为企业经营和政府决策提供依据。

(三) 加强政策扶持。加大资金支持力度,重点扶持农产品电商示范、信息进村入户、品牌培育;完善农产品电商发展的用地、用水、用电、财税、投资、金融等政策;建立人才引进机制,加快引进一批农产品电子商务中高端人才;进一步拓宽农产品电子商务投融资渠道,加强财政支持对社会投入的引导和带动作用,形成政府引导性投入与社会资本投入互补的投融资机制;培育和发展创业风险投资,加强对农产品电子商务自主创新和创业的资本支持。

营造规范有序的市场环境。加强对农产品标准化安全生产、农产品保鲜、加工和流通等环节的质量管控,推广组织机构代码与商品条码在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应用,推动建立农产品电子商务溯源体系,从源头防止假冒伪劣商品进入交易环节;健全农产品电子商务诚信体系,提高农产品电商信任度;加强网络安全建设,确保网上支付安全,保障用户信息和资源信息安全;引导行业组织制定行业规范和服务要求,加强行业自律和信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