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关注

镇坪:铆足干劲开新局 凝心聚力促振兴

作者:记者 李冀安 通讯员 卜美艳 来源:陕西农村网 发布时间:2023-03-01 16:03 字体:[大][小]

——镇坪县驻村第一书记乡村振兴工作纪实


时下,正值春耕春管,镇坪县的田间地头一派农忙景象。驻村第一书记们正在田间地头、群众身边忙碌着。在接续推进乡村振兴中,壮大集体经济、群众增收致富、解决群众难题……驻村第一书记们和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在巴山峻岭之中,写下一个个故事。

让集体经济“活”起来

镇坪集体经济薄弱、产业结构单一,镇坪县第一书记为壮大村集体经济各显“神通”,有的坚持把产业升级作为重要方式,有的把创新发展模式作为重要途径,有的把传统中药材种植作为发展的主抓手,让集体经济“活”起来。

刚过完年,华坪镇三坝村周仓坝加工厂的工人开始有条不紊地忙起来了,驻村第一书记肖绪松也开始跑“订单”了。自驻村以来,肖绪松紧扣当地土豆优势,通过合作社牵头成立土豆制品加工厂。以三坝村党支部为引领,采取镇域内村村联、县域内镇村联盟、省派部门行业对接、高校帮扶等方式,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2月28日,肖绪松介绍说,已对接26万元订单,今年预计收购土豆100万斤,生产土豆制品25万斤,集体经济分红30余万元。

镇坪县行政审批局干部汪杜娟被调整到友谊村任第一书记后,她走村入户、查阅档案、请教专家,探索出“休闲民宿+露营基地+人居环境整治”的发展路子,充分利用“遗弃”土胚房,推进“1+N”民宿建设,邀请设计师结合休闲娱乐、旅游观光、民俗体验等多维度“量身策划”,让原本破烂不堪的房屋焕然一新,农户当了“老板”,“土胚房”供不应求。通过全方位打造,新建和提升休闲农庄9户、露营基地3处,友谊村成了小有“名气”的网红打卡地。

村集体经济“活”起来,与各驻村第一书记的付出有着密切的联系,在58名驻村第一书记共同努力下,全县村集体经济全面完成消薄计划,村集体经济收益达到10万元以上的村35个。

让村民荷包“鼓”起来

“邓书记,我想养1000只鸡。”坪宝村村民老曹联系驻村第一书记。

“邓书记,村上的农旅融合项目,还需要村上给予大力支持。”彩稻香野公司负责人黄总也找到邓书记。

之所以村民们积极主动发展项目,是因为近年来,在驻村第一书记邓美斌引导下,改变了村民“不敢”发展的思想。邓美斌刚到村上时,发现坪宝村交通条件便利、资源丰富,但是群众的收入低、结构单一。邓美斌向村干部、群众了解到村民是“害怕”,“怕”因为搞产业、搞发展亏了仅有的一些积蓄,有过当兵经历的邓美斌暗下决心要“解开”村民顾虑。

邓美斌结合村上的资源状况,确定因地制宜发展生态养殖、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等新产业新业态,推动乡村产业发展壮大。积极拉动投资190万元发展生态养殖,发动两户牵头建设规模化养殖场,预计产能达到3500头。引进安康彩稻香野公司投资1500万元发展农旅融合项目,全力打造农旅融合示范园区。

基于坪宝村蔬菜种植户多,邓美斌积极与邻村新华村、竹节溪村、友谊村驻村第一书记一同商讨,成立蔬菜保供区产业链党委,实施“企业拓市场、集体干加工、基地做示范、农户搞生产”的村企户大融合措施,推动村企协同发展,实现良性互动。目前,蔬菜保供区集体经济直营店已投入运营,启动了1500亩的蔬菜基地建设,已对接散种农户276户,带动户均增收2000元。

让群众生活“美”起来

群众生活过得美满幸福,驻村工作就有了意义。新成立的搬迁社区和顺家园第一书记何堤是群众眼中的热心小伙,为解决社区居民晾晒问题,他协调安装公司在阳光充足地方设置了共享晾衣杆11个。为解决社区工厂职工用餐问题,帮助社区工厂建立职工食堂。为行动不便的群众出行方便,在社区广场增设共享轮椅。2022年,和顺家园社区团支部被共青团中央授予“全国五四红旗团支部”称号,和顺家园也是省委组织命名的“优秀基层党支部”。

西安外国语大学选派到白坪村任第一书记的高中桥聚焦教育帮扶,协调学校派出8名品学兼优研究生,在各镇中小学任教一年,同时举办英语“一对一”微课,授课2000余小时,解决了县内基础教育师资力量薄弱的问题。

驻村第一书记为镇坪村集体经济发展、群众致富增收、基层建设、群众服务等方面履职尽责,把群众的“家事”当成自己的“大事”,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学历优势,为村集体谋发展、为群众谋利益,彰显了驻村第一书记在乡村振兴中的担当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