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的清晨,呼出的冷空气肉眼可见,家家户户还在睡梦中时,在华坪镇三坝村独活种植地里,却是一篇繁忙的景象。田间地头,农户们忙碌地采挖着独活,空气中弥漫着浓郁的药香,刚出土的独活根茎粗壮,品质上乘,为当地农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也为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走进华坪镇的独活种植基地,工人们穿梭其中,忙碌而有序地进行着采挖工作。他们熟练地操作着工具,小心翼翼地将深埋地下的独活根茎挖出,不一会儿,一堆堆饱满、粗壮的独活便堆积如山,散发着浓郁的药香。据了解,华坪镇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包括适宜的气候、肥沃的土壤以及充足的阳光和水源,为独活的生长提供了绝佳的条件。加之近年来,镇政府积极引导农户科学种植,邀请农业专家深入田间地头进行技术指导,从选种、育苗到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每一个环节都严格把控,确保了独活的高产和优质。“今年3月初,由群利发农民专业合作社牵头,在三坝村和团结村通过土地流转的方式种植了60余亩的独活,今天一大早我带着乡亲们到种植地块来挖独活,虽然受今年天气和雨水的影响,独活产量没有达到最高,但是60亩的独活产量能有20吨左右,按照6块钱一斤的市场价,收入能有24万左右。”正在挖独活的三坝村党支部书记张平介绍道。
装车的药材被送往三坝村进行挑选,村民们围在一起对刚挖出的新鲜药材进行简单的处理,然后铺在架上进行晾晒。据悉,独活作为传统的中药材,具有祛风除湿,通痹止痛等功效,生长周期适中,一般2-3年即可收获,且病虫害相对较少,种植风险相对较低。随着市场需求量的增加,独活价格稳中有升,亩产千斤以上,价格在6元一斤,亩保守净利润不低于1万。近年来,随着中药材价格上涨,各级中药材奖补政策的宣传,药农种植的积极性也很高。华坪镇有8家中药材企业,12个农民专业合作社,316户群众发展中药材3.5万亩,其中黄连2.8万亩,绞股蓝4500亩,玄参、独活等其他中药材2500亩。极大地提高了当地群众发展中药产业的内生动力和自主发展能力。
“一株草药”种出了老百姓致富的“千金方”,种植大户和合作社雇佣当地群众管理、收获药材,不仅解决了合作社用工难题,还为富余劳动力提供了务工机会,让群众有“业”可就,增收有“路”可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