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坪要闻

“迁”出来的新生活--镇坪县以工代赈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纪实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10-03-19 05:03
  走进边远偏僻的镇坪县华坪乡三坝村,那一幢幢规划统一、美观实用的民居会让你眼前一亮,惊异于山区农村的新变化;来到牛头店镇水晶村,那一栋栋设计新颖、造型独特的小洋楼会让你为之兴奋,感慨于农村城镇化建设所迈出的坚实步伐。所有这些,都是以工代赈易地扶贫搬迁政策的强力实施所带来的巨大变化。
  告别旧破房  迁入新家园
  五年前,在镇坪县1497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有上万贫困人口居住在贫脊的高山上,“十里一村”“五里一户”,居住分散。那里土地贫乏,资源匮乏,交通闭塞,文化落后,生产力水平低下,经济、社会发展严重滞后。由于生存条件十分恶劣,不少人吃不饱饭,喝不上水,子女上不了学,生病住不上院,基本上处于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的状况。
  2006年,镇坪县委、县政府抓住国家实施以工代赈易地扶贫搬迁项目的良好机遇,开始分期分批把在原居住地难以脱贫的贫困人口迁往集镇新村和公路沿线。以工代赈易地扶贫搬迁工程的主要内容,就是让生存条件受到限制的群众“挪新地方建新房舍”,把移民新区建成搬迁户舒适的生活家园,建成从事经营活动的理想场所。
  牛头店镇水晶坪村移民安置点是总投资250万元的移民新村,彻底解决了该村40户152人受滑坡安全威胁的农户,整齐划一的房屋,整洁靓丽的道路,送到家门口的水电。搬迁群众都高兴地说:“要不是党和政府的关心帮助,咱们不知要等到何时才能告别提心吊胆的日子。”据统计,该县共有滑坡隐患点201处,其中重点隐患点10处,直接威胁农户475户1653人。每到汛期,县、乡(镇)、村都要派出大量的干部蹲守各个监测点,强制群众撤离危险地带,在临时搭建的窝棚中度过汛期,这成了地方党委、政府的心腹大患,群众更是苦不堪言。通过实施易地扶贫移民搬迁,全县累计解决了11处重大滑坡体上的187户722人的搬迁问题,不仅从根本上减轻了地方政府的压力,而且使受益群众实现了安居乐业的愿望。
  据统计,自2006年以来,镇坪县通过以工代赈易地扶贫搬迁工程,累计投入各类资金2854.2万元,新建房屋81969平方米,新修改造农田420亩,新建改造人饮工程15处,铺设管网23.4公里,新修河堤5.15公里,新修改造硬化道路15.6公里,修便民小桥11座349延米,平整场地890平方米,硬化学校操场1020平方米。
  易地扶贫搬迁的实施,让912户3539名困难群众从高山贫穷的不毛之地迁居到了地势平坦、交通方便的移民新区。从根本上改变了群众的居住条件,让搬迁户感受到了党和国家政策的温暖。如今,各搬迁点的搬迁户在新村住上了舒适的房屋,不仅修通了路,拉通了电,而且饮上了清凉的自来水,各种扶贫项目的实施,致富有了门路,子女也能就近入学了。搬迁户们改善的不仅仅是居住条件、生产生活条件,精神面貌也随之焕然一新,正靠勤劳的双手建设着文明的新农村。
  摆脱旧环境  享受新生活
  这几天,上竹乡庙坝新村吴小平的农家乐生意格外红火,他每天的主要任务就是买菜、烧肉、接订餐电话、接待就餐的客人,忙得不亦乐乎。三年前,吴小平还居住在当地一个叫曹家沟的深山里,常年与几块贫瘠的土地为伴,生活举步维艰,2006年,易地扶贫搬迁的政策,让他告别了那个穷山沟,搬到了现在的庙坝新村。在当地党委政府的扶持下,他办起了富有地方特色的农家乐。三年来,农家乐生意一直很红火,年收入均在5万元以上,不仅彻底甩掉了贫穷的帽子,还过上了殷实富裕的小康生活。在全县,像吴小平一样,通过移民搬迁走上创业致富之路的不在少数,有的群众搬迁后建起了“镇坪模式”标准化生猪养殖圈舍,走生猪养殖致富之路;有的办起了农副产品加工厂;有的购买了出租车从事客运工作……
  易地扶贫搬迁,不但要搬得出、住得稳,更关键的是要能脱贫、快致富。为此,该县通过三个结合,有效的解决了这一问题。在建房形式上采取新建与购旧房相结合。在符合安置条件的基础上,允许搬迁农户购买条件较好的旧房,这样既可以解决搬迁户资金不足的问题,同时厕所、圈舍等附属设施齐全,避免了搬迁户的再次投资,还能使搬迁户基本达到人均1亩基本农田和耕地,在没有较好致富门路的情况下,基本生活完全可以得到保障。在集中安置点的选择上,与集镇、新村建设相结合。集中安置点的水、电、路等配套基础设施和房屋建设都由专业人员做高标准规划设计,选点结合搬迁群众意愿尽量放在集镇或新农村建设重点村,以保证扶贫效益最大化。小曙河乡的战斗村,搬迁户在享受建房补助资金和配套基础设施的同时,还得到新农村建设和包村部门的大力扶持,不仅建起了特色民居,还让圈、厕、沼气等基础设施配套进行。在搬迁安置上与产业发展相结合。为使搬迁群众能快速致富,在每一个搬迁户的致富方案中,都制定了人均发展1亩药、饲养4头商品猪的“药、畜”产业发展计划,目前,全县许多扶贫搬迁户都已投身于畜药产业的主战场,并通过多种形式的产业技能培训,使搬迁户基本都掌握了一至二项致富实用技术。初步统计,2009年仅扶贫搬迁户就发展魔芋、玄参等短生药材千余亩,养殖生猪近3万头,90%的扶贫搬迁户有了比较稳定经济收入。同时,县上还大力发展劳务经济,通过形式多样的劳动力技能培训,每年有计划的安排搬迁群众中的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
  改变旧观念  激发新思路
  多少年来,生活在大山深处的贫困农民,文化水平不高,科学知识缺乏,致使一些农民不愿意接受科技教育,小农思想意识严重,满足于“吃粥钻被窝,乐得穷快活”,养成了许多与现代社会生活格格不入的落后传统习俗。搬出大山之后,他们保持着原有的纯朴善良、吃苦耐劳的本色,融入到新的生活环境,在快捷高效的人流、物流、信息流的冲击和洗礼之中,他们不断地接触新事物,接受新观念,脑子也活了,路子也宽了,幸福感也强了。他们终于看到了自己不再是弱势群体,能与其他村民在同一起跑线上实现发家致富的梦想,在环境的潜移默化中,通过与周围农户交谈、看周围农户致富、对比找出路的方法,迅速改变了传统落后的生活习俗,树立起敢想、敢试、敢为的新风貌、新理想和新目标。在短短的几年时间,移民户年人均纯收入由搬迁前的不足1000元,增长到3250元,顺利实现了“脱贫摘帽”目标。
  对确有困难但又不宜搬迁的群众,政府通过实施综合开发工程、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等措施,帮助改变生产条件和生活面貌,建成了一批“田成方、林成网、渠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