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7日晚,特大暴雨降临在镇坪大地,到18日中午,该县上竹方向的竹溪河、曙坪方向的大曙河、钟宝方向的干洲河等几条支流洪水猛涨,呈万箭齐发之势汇入该县穿境而过的南江河,让无数居民胆战心惊。而沿河两岸无数条干涸的小沟也在一夜之间突然发飙,洪水夹杂着泥石流奔涌而下,无情的冲刷着沿沟两岸的庄稼、土地和房屋,让很多群众措手不及。危急时刻,镇坪县党员干部以大无畏的本色,直面这场几十年一遇的洪水,毅然决然的冲在了转移群众、通报汛情、抗洪抢险的第一线,用踹踹热心讲述了一个个 “创先争优”的动人故事,用浓浓真情谱写了一曲曲为民解困的英雄赞歌。
关键时刻党员冲在了第一线
7月18日上午11时许,曙坪乡双坪村村民夏云兵家门前的小沟爆发的洪水漫过公路,冲进了夏云兵去年才建起的新房,屋边正在建设的猪圈也已泡在了水中,随时都有被冲毁的危险。正在夫妇二人茫然不知所措之时,被正在村山查看灾情的支部委员、村文书杨发兵看到,他当即组织党员干部十余人,一边转移家里的家电、粮食等物品,一边疏通水沟、堵截洪水。雨越下越大,洪水越来越猛,用于堵截洪水的泥土和石头被冲的七零八散。见势不妙,他大喊一声:“是党员的跟我来!”十几名党员跟着他到他家里搬来了300口水泥砖,在洪水漫过公路的地方垒起了一道墙,水情很快得到控制。之后他又组织村民帮助清理夏云兵家里的淤泥和积水。险情被彻底排除了,而他全身已被淋得透湿,浑身都是稀泥。脚上的拖鞋也只剩了一只,另一只不知掉到了哪里。
7月18日16时许,镇坪县牛头店镇水晶坪村二组附近山洪暴发,洪水夹杂着大量的泥沙和石块,吞噬着周围的一切。面对汹涌而至的洪水,村民组长、党员夏焕兵一边通知村上干部、党员,组织受灾群众有序转移,一边沿村巡查灾情。在巡查中发现居住在沟边的村民张庭孝的房屋被洪水团团围住,里面还困着两位聋哑老人。情急之下,他带领几个村民趟过湍急的河流,赶到张庭孝家中,却发现由于水太大,房门无法打开。危急关头,夏焕兵搬起一块石头就向窗户砸去,随即纵身一跃,跳入屋中,将两位老人安全救出。之后他才发现身上已被残余的玻璃划破了好几处,鲜血直流,可是他顾不上休息,草草的包扎了一下,又投入到了抗洪救灾中。
在抗洪救灾中,像杨发兵、夏焕兵一样的党员还有很多,在危急时刻,他们心里装着群众,不顾个人安危,冲在抗洪抢险的第一线,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个共产党员的义务和责任。
坚强的支部就是一座灯塔
从7月17日晚6时起,该县洪石乡洪阳村下起瓢泼大雨,整整一晚,村支书龚仁德没有合眼,他在密切关注着降雨量和河里的洪水,18日早上5时左右,河水猛涨,龚仁德迅速将居住在河边的4户9人从睡梦中叫醒,转移到了安全地带。上午10时,雨越下越大,龚仁德和村主任黄鹏立即召集全村党员干部召开紧急会议,由村支书负责一、四组,村主任负责三组,村文书田家秀负责二组,每两个党员为一组,采取村干部包片,党员包组、包户的方法撤离群众。10分钟后,村上的13名青壮年党员冒着大雨,跟着村干部一道,趟过齐腰的洪水,步行在石头滚落的山路上,挨家挨户排查险情,并组织村民疏通水道、动员居住在危房中的群众及时转移。13时,全村居住在危房、河沟低洼处和受滑坡威胁地带的14户42人按照预定的抢撤预案全部转移到了附近的农户家中和学校内。
14时,整个村子河水暴涨,山洪爆发,村支书和村主任的电话响个不停,一个电话就是一个灾情。紧急关头,村支部成员和部分党员按照事先分组,分赴各个受灾户,转移人员、抢救财产。党员袁喜昌在该村四组刚把危房户的群众撤离至安全地带,又得知本组的五保户周仕义家中进水,情况危急,他迅速往过赶,途中被洪水困在山上,他冒着生命危险,翻山绕道,第一时间将周仕义转移到了安全地带;年轻党员孙孝成,眼看着水流进了自己的家,他将家里的老人转移到邻居家后,又迅速和其他党员一起到其他的受灾户家中进行救灾;女支委、村文书田家秀负责二组村民的预警工作。田家秀在组织完二组的撤离工作后,冒着大雨绕道过河,赶到洪阳小学的临时安置点,承担起照料受灾群众的任务。
从上午10时开始,村党支部一班人带领党员干部始终疾速往返在转移灾民的暴雨泥泞之中,直到晚上11时,支部党员干部没吃上一口饭,没喝上一口水,衣服淋得透湿,全身满是泥浆污垢,但他们心中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决不能让百姓的生命、财产受到威胁。灾害面前,正是因为有了村党支部这一座灯塔,才让全村无一人伤亡。
7月19日清晨,洪水开始退去,但洪阳村道路、电力、通讯多处中断,农作物水毁严重,支部一班人又投入到艰巨的灾后重建工作中。在抢修道路、电力和通讯线路中,村党支部书记龚仁德、村主任黄鹏组织8名党员带领60多名群众奋战一天一夜,清除塌方1200余方,新修便道300米,抢修通村道路4公里,新栽电杆2杆,并对村内人饮工程进行了简单的修复。到7月21日,红阳村水、电、路、通信全部得到恢复。
在抗洪抢险救灾过程中,镇坪县各级党组织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全县受灾行政村党支部24小时驻防地质灾害点、河道低洼地段,现场办公,组织协调本村防汛工作,为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筑起了一道坚实的屏障。
哪里有险情哪里就有干部
7月15日,上竹乡境内普降暴雨,穿境而过的竹溪河水位不断上涨,辖区6个村全线告急。下午18点15分,乡党委、政府迅速召开紧急会议,启动防洪应急预案,乡党委书记杨钧在会上说:“哪里有灾情,我们的干部就要出现在哪里”。这句话让全乡干部职工牢牢记在了心上。
15日17时10分,还在县上参加会议的上竹乡乡长张军接到发龙村二组存在险情的报告后,迅速离开会场,带领副乡长杨磊、人武部长严康及其他8名乡政府干部赶往发龙村,组织所有的矿山、企业和滑坡地段的居民群众撤离。18时10分,居住在河边的庙坝村村民李易国接到转移通知后,因舍不得房屋,拒绝撤离,副乡长杨磊等人强行将他转移到了亲戚家。仅仅过了14分钟,李易国的房屋被洪水淹没。如今李易国回想起这事,仍然心有余悸的说:“要不是乡上的干部,我人就没啦!”到15日20时,全乡紧急转移危险地段群众5户25人 ,没有出现一例人员伤亡。
7月18日下午18点,下了一天一夜的暴雨让该乡境内多处出现险情,为保证第一时间撤离群众,上竹乡党委把全乡干部分成6个组,分赴全乡6个村。哪里有被困群众、哪里有险情、哪里需要援助,这些干部就会出现在哪里。一个个湿透了的身影,在雨中指挥着、呼喊着、忙碌着。乡防汛防滑总指挥、乡党委书记杨钧坚守在集镇所在的大坝村寨湾河沿线,清理集镇车辆,监测水情变化,做好集镇群众的撤离准备。18日14时16分,竹溪河水暴涨,松坪村二组9户41人被洪水围困,形势十分严峻。乡长张军接到报告后,迅速带领5名乡干部往事发地赶。面对暴涨的溪水和不断滑落的泥石流,救援队没有退缩,只用了半个小时就赶到了6公里外的现场,然后紧急疏通河水,清理塌方,安全撤离了所有群众。当救援队准备奔赴其他受灾点的时候,途中又爆发了泥石流,洪水阻断了交通,救援队被困长达六小时后才安全撤离。至18日24时,全乡共转移安置群众121户470人,确保了大汛之中无人员伤亡。
面对持续的强降雨和一次次险情的到来,镇坪县广大领导干部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逐级建立领导干部防汛抗灾工作责任制,始终坚守在防汛抗灾最前沿,县级四大班子领导和县级部门负责人深入挂联的乡镇,与乡村干部一道深入一线指挥抗灾、核灾、救助,开展生产自救,树立起了一根根百姓可以依赖的标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