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镇坪县认真贯彻执行党和国家人才工作各项方针政策,紧紧抓住重才、育才、聚才、引才、用才环节,着力在创新机制、搭建平台上狠下功夫,以人为本加快发展,取得了良好成绩。
强化领导重人才。县上始终把做好人才工作放在突出位置,与全县重点工作同安排同部署,立足发展确定目标、制定规划、健全机制。一是统筹协调抓领导。坚持党管人才,建立了由县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相关职能部门职责明确、密切配合、整体推进,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人才工作领导机制。二是立足发展定规划。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理念,紧密结合镇坪发展实际和人才工作现状,制定印发了《关于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镇坪县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等纲领性文件,同时,每年又结合实际制定《人才工作要点》,加强对人才工作的指导。三是创新机制激活力。建立人才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每季度召开一次人才工作会议,定期研究和解决人才工作中存在的热点难点问题;建立县级领导联系慰问优秀人才制度,每名县级领导联系1-2名优秀人才,定期与他们沟通交流,了解他们的思想生活状况;建立优秀人才奖励制度,县上每年从县财政拿出“优秀人才”专项奖金5万元,重奖各类优秀人才,大力宣传他们的先进事迹,提高社会地位、扩大影响力。
围绕产业抓人才。县上把促进生猪“一县一业”、水电开发等重点产业发展和推动人才工作发展有机结合起来,积极为各类人才干事创业搭建平台、创造机会。一是用活一流人才发展产业。充分发挥政策激励导向作用,制定《鼓励干部带薪离岗发展生猪产业的暂行规定(试行)》,鼓励引导一流人才积极投身生猪产业发展。至目前,全县已有23名干部投身生猪产业发展,建标准化圈舍4600平方米。二是用好专业人才服务产业。充分发挥产业和项目建设对人才的吸附效应,将专业人才定期派遣到产业发展一线和重点项目建设一线,为产业发展和项目建设提供政策、技术等方面的服务。仅在今年,全县已先后派出各类专业人才380名,为产业发展和项目建设提供政策咨询和技术指导2000余次。三是激励实用人才投身产业。通过完善农村实用人才与贫困户结对帮扶制度,以结对子的形式,大力开展以 “送技术、送资金、送信息”为主要内容的“三送”活动,通过活动把农村实用人才凝聚起来,为农户提供技术和智力支持。今年以来,全县1091名实用人才已累计向农户提供实用技术和致富项目50多项,提供帮带资金13余万元。
突破难点育人才。把培育人才作为推动人才工作科学发展的基础性工程来抓,着眼于突破难点引进紧缺人才、培养提高现有人才、储备未来人才的思路,不断扩充人才总量,提升人才质量。一是努力引进紧缺人才。立足于镇坪教育、卫生等系统等专业人才紧缺现状,充分利用公务员招录、人才振兴计划等有利政策,积极向上级部门争取名额。同时又结合实际,制定有利于人才引进的激励机制,为他们开辟“绿色通道”,放宽条件限制,降低准入门槛,并优先解决子女入学、住房等问题。近年来,采取招录、聘用等形式引进教育、卫生、水电开发、城市规划等方面紧缺人才67名。二是培养提高现有人才。每年从县财政列出培训经费10万元,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制定《培训计划》,按照以人为本、因材施教、按需施教的原则,分层次分类别培养各类人才,通过灵活培训形式、丰富培训内容、严肃培训纪律,增强培训的时效性和针对性。三是着眼长远储备人才。制定人才评价办法,每年组织动员社会各级力量,对全县“六类”人才进行摸底登记,建立人才库,为县委、县政府选人用人提供科学依据。目前,全县已有党政人才763人,农村实用人才891人。
夯实基层用人才。把培养、吸附、使用人才的主阵地放在基层一线,引导鼓励各类人才在基层一线服务创业,在一线增长知识,提升能力,发挥作用。一是优秀人才一线锻炼。大力实施“四百工程”,根据农村工作需要,选派100名党政干部联村包户,宣讲党的政策精神;选派100名科技特派员驻村指导产业,提供种植、养殖技术咨询服务;选派100名工程人员分片区指导建设,提供工程技术服务;选派100名卫生、教育等专业人才对口帮扶村卫生所、村级小学。今年以来,全县共开展以农村实用技术为主的培训班362期,培训基层群众6800余人次;协调解决产业发展资金280余万元,新建标准化圈舍6800平方米,为群众办实事1000余件。二是骨干人才示范带动。把人才资源开发与加快农村党员发展、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结合起来,有计划、有步骤地把在脱贫致富中表现突出的骨干人才培养发展成党员和村干部,调动农民群众争做骨干人才的积极性,带动更广大的农户学习知识、引领致富。目前,已新发展的农村党员中骨干人才占到了60%,“见习村官”中有134名是骨干人才,另有63人入选村“两委”班子。三是乡土人才各扬所长。努力挖掘农村乡土人才,着力发挥各个层次人才的专长作用。立足他们现有的技能特长进行再提高,为农村特色产业、特色民居、农村沼气、农村文化建设培育了一支方便实用的技术人才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