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镇坪县以科学发展观为统揽,全面贯彻落实《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围绕“健全机制、完善载体、丰富内容、注重实效”的工作思路,全面推进了政务村务事务公开(“三公开”)规范化建设。
强化领导,完善工作机制。着眼长效机制建设,健全领导机制,该县及时调整充实“三公开”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乡镇部门成立相应工作机构,做到了领导、机构、人员三到位,形成了上下联动网络体系。明确年度工作要点、目标责任分解,实行单位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专人负责落实,做到有人管、有人抓、有人做。相继建立完善了“政务村务办事公开制、首问负责制、公开公示制、公开责任制、公开审议制、公开评议制、公开反馈制、主动公开和依申请公开制、公开监督检查制、公开考核考评制、公开责任追究制和公开备案归档制等制度。统一规范化建设标准,明确了35个示范点(其中市级2个,县级35个),以示范点的规范化建设,带动全县“三公开”工作的全面开展。
夯实责任,实现规范运作。积极推进一般事项公开向重点事项公开、结果公开向全过程公开,进一步提高政务公开的质量。制定下发了《关于2010年政务公开办事公开目标考核实施方案》,明确公开的范围、内容、形式、制度。各单位也都根据实施方案精神,按照组织健全、制度严密、标准统一、运作规范的要求,做好了“三公开”工作。公开的时间更加及时,做到常规性工作定期公开,临时性工作随时公开,固定性工作长期公开,切实增强政务公开的时效性。公开重点更加突出,把群众最关心、最需要了解的“权、钱、人、事”等事项公开作为政务公开的重点,从信息公开、电子政务和便民服务等方面入手,加大推行政务公开的力度,提高政府工作运行的透明度。建立上竹乡和财政、计生、医院等单位为公开示范点,加大宣传力度,以典型引导,推动公开工作健康开展。
用好载体,完善公开形式。按照便利、实用、有效的原则,不断创新政务公开载体和形式。依托政府门户网作为信息公开平台,及时发布各类政府信息。不完全统计,全年通过政府网站和部门网页发布各类公开信息1000多条。通过公开平台共受理点题和依申请公开66件、答复66件,公开率达100%,其中:办理县长信箱邮件2件,做到件件有答复,事事有落实。通过印发办事手册和一次性告知单,以及设立政务公开专栏、办事窗口和便民服务中心等形式和渠道向社会公开,让各项工作运行情况置于“阳光”下,努力为群众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体系。如曾家、城关、曙坪、上竹等乡镇将一系列惠民政策以明白卡的形式发放给农民,并请农民参与监督。小曙河乡向农民发放领导干部便民联系卡,热情为农民解决生产、生活不便事宜。建立服务大厅,实行“一站式”服务,目前县住建局、财政局、国土局、公安局、国税局、地税局、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水利局等部门正在建设完善服务大厅集中办公,实行“一站式”服务,逐步创造条件设置了电子触摸屏和电子显示屏,对各项业务的内容、程序和办结时限全面公示,部分单位的服务大厅全面对外办公,方便了群众办事。
加强监督,强化工作落实。注重加强监督制约机制建设,切实加强日常管理和服务。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形成用制度规范行为、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机制。强化目标管理,坚持把政务公开工作纳入政府目标管理体系,与其他工作同布置、同检查、同落实,扎实推进政务公开办事公开和村务公开各项工作。将“三公开”工作纳入各乡镇、各部门年度目标管理内容,制定了年度政务公开办事公开考核细则和评分标准,年底统一验收考核。强化综合考评,将政务公开的绩效考评与效能建设、政风行风评议、贯彻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机关年度目标考评紧密结合,通过群众参与、社会评议,实行综合考评,并对当年政务公开、办事公开、行政效能和政风行风评议活动、作风整顿一并进行问卷调查,将群众提出的意见、建议及时反馈给单位并落实整改到位。全年纳入问卷测评3次,整理征收意见90条,反馈整改85条,整改率达90%以上。加强网络舆情监管,高度关注互联网反映的社情民意,把网民留言纳入办理工作范围,形成制度化、常态化,及时处理、答复各类意见建议,促进政府决策民主化、科学化。
真抓实干,务求工作实效。工作中,该县注重创新思路,做到“四个结合”,即把政务公开办事公开与目标考核、社会服务承诺、开展干部教育作风整顿、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落实相结合,有力地推进了“三公开”工作的开展。对全县30个部门和单位行政审批事项进行了逐项新一轮的全面清理,保留行政许可项目248项(部门237项、乡镇11项),保留非行政许可性审批111项,取消行政许可审批项目25项,取消办事收费项目33项,停止办事收费项目2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