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突出重点,狠抓落实。认真编制地质灾害防治预案,认真执行巡查、信息报告、汛期值班制度,落实汛期24小时值班制度,做好信息的上传下达,保证汛期信息上报渠道畅通。对重点地段落实了监测领导责任人和现场监测人。
二是强化宣传,群防群治。按照“预防为主、避让结合”的原则,采取多种宣传形式,确保地质灾害发生和防治自救知识宣传到户,保证广大人民群众的知晓率达到100%,提高广大人民群众防灾减灾意识和自救避让的快速反应能力,从根本上将灾害损失降低到最低程度。
三是源头治理,消除隐患。从源头把好防御关,严禁群众在危险地带建设房屋,对现处地质灾害危险地带的群众采取措施搬迁。对于由人为因素引发的灾害,按照“谁引发,谁负责”的原则,依法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四是加强协调,通力配合。建立健全了“统一领导,各负其责”的防范地质灾害网络,进一步明确乡镇领导干部和村组干部责任,做到随时掌握水情、雨情信息并及时上报,及时处置突发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