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强化领导,合力攻坚抓扶贫。夯实责任,狠抓落实,把扶贫任务和目标逐级分解,落实到人,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责任体系。坚持“三结合”的方法,即坚持发展经济与扶贫开发相结合、坚持解决当前实际困难与谋求可持续发展相结合、坚持政府引导与社会参与相结合,按照工作到村、扶贫到户的原则,整体规划,分步推进。
二是强化实效,围绕项目抓扶贫。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在村情调查、项目选择和实施等环节上,既考虑全村长远发展,又解决当前实际困难,区别对待,重点提高群众自我发展能力,真正实现穷人能致富、富人不返贫的目标。整合资金,集中投入。按照扶贫开发的整体规划,提前争取项目,落实帮扶资金,把各项政策捆绑在一起使用,确保扶贫开发工作顺利进行。项目公开,跟踪审计。每笔项目资金实行专户管理,及时张榜公布资金的分配、使用和项目实施情况,接受群众监督。
三是强化治标,突出堡垒抓扶贫。围绕基层班子建设,实施党建扶贫。村级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对整个村的脱贫工作起着决定性的影响。我们力争把村干、党员培养成致富带头人,让他们先富起来再带动广大群众共同富裕,村级班子由弱到强,战斗力和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有很大提高。五年来,共培养党员致富能手89名,占党员总数的69%,充分发挥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四是强化全面,社会参与抓扶贫。积极动员和组织社会各界参与扶贫,通过主动汇报,经常交流,积极争取上级帮扶单位的大力支持,让他们了解帮扶对象的贫困状况,赢得理解和支持,使他们一心一意为我们请资金、拉项目、引人才。
五是强化提高,健全机制抓扶贫。一是健全民主监督机制,定期召开乡人大代表、帮扶单位和村民代表会议,对已实施的扶贫开发工作进行复查,看效果,听反馈,总结经验,汲取教训,为新一轮扶贫开发工作提供借鉴;二是健全长效机制,阶段性扶贫开发工作成果并不代表扶贫工作的结束,刚从贫困在解脱出来的农民自我发展能力还很弱,必须坚持长期扶贫,才能巩固提高扶贫成果。三是健全干部帮扶机制。要求帮扶干部担任务、定措施,合理分配时间,帮扶村民发展产业,加强基础设施维护,开展形式多样的扶贫活动,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