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的镇坪大地,虽天寒地冻,但全县各个建设工地却热火朝天,开发热潮如火如荼,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繁荣景象。
而这仅仅是镇坪县近年来不断探索和创新干部选任工作,着力构建充满活力的新的选人、用人机制,从过去的“伯乐选马”到如今的“阳光赛马”选才取得成效的一个缩影。
谋事在人,成事也在人。新的干部培养选任机制不仅提高了选人用人的公信度,搭建了民主、公平、公开、竞争、择优的平台,也激起了全县干部干事创业的激情和干劲,促进了全县经济社会蓬勃发展。
实行全程差额 优中挑强选干部
镇坪县是一个受交通瓶颈制约的小县,经济发展、社会管理刚起步,面临的任务重、压力大,对干部素质要求高。这对选择什么样的干部、用什么样的人到合适的岗位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今年的乡镇党委换届工作中,该县从增强干部选拔任用的民主性、科学性和权威性出发,制定出台《2011年乡镇换届干部调配办法》,对领导班子成员的调整和调配实行差额推荐、差额考查、差额提名、差额票决,全程差额选拔乡镇领导班子成员,实现多中选好、好中选优、优中选强。
在干部培养选任中,组织深入各单位,采取民主推荐、领导署名推荐、单位公文推荐、干部自荐等方式,畅通干部推荐渠道。并根据2010年度科级后备干部推荐和全额定向民主推荐情况,县委组织部严格按照干部选拔任用的条件标准,确定初步的差额考查人选名单,提交书记碰头会,沟通酝酿,确定差额考查人选。书记碰头会在初步的差额考查人选中进一步提出县委全委会、县委常委会差额票决人选,最后提交县委常委会研究讨论,票决产生差额拟任人选。实行全程差额制,进一步扩大了基层民主,改变了过去干部任用“一把手”提名、大家举手赞成的办法,规范和约束了“一把手”的用人行为,变“少数人选人”为“多数人选人”,使换届不仅换出凝聚力,也换出了生产力和战斗力。
注重基层经历 一线“赛马”用干部
该县始终坚持一线用干部导向,注重把长期工作在基层一线、开拓进取、埋头苦干、靠实干出实绩的人选拔到领导岗位上来。
“组织上把我交流到镇上工作,这是组织对我的信任和考验,我一定要珍惜机会,扎根基层,多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干出一片新天地。”从团县委书记交流到钟宝镇任镇长的周星高兴地说道。
乡镇党委换届和班子配备上,县委充分考虑年龄、资历、能力、个性与特长的组合,合理有序地推进县镇之间、镇与镇之间的干部交流,尽可能地将优秀年轻干部向基层一线倾斜,优化班子结构,充实基层力量。县委明确提出,在机关提拔的优秀年轻干部,没有基层工作经历的,一般都要到基层一线进行锻炼,经风雨、长见识、增才干。本次乡镇配备的人大主席全部在基层一线提拔产生,有多年的乡镇副职得到提拔重用,让基层干部看到了希望,工作上有了奔头,政治上有了盼头。
让有基层工作经验的大学生村官迅速成长起来,进入乡镇领导层,是该县培养干部的又一举措。2008年考上村官的许功泷,通过三年的基层锻炼,各方面表现突出,在今年12月的干部选任中被提拔到乡镇党委班子成员中,成为安康市首名进入乡镇领导班子的大学生村官。
在本次换届中,该县干部平职交流12人、轮岗6人。从县直部门选拔优秀年轻干部交流到各镇任职11人。
培养选拔任用干部工作机制的不断创新,激发了镇坪干部工作激情。截至目前,该县实现生产总值4.98亿元、同比增长14.8%,规模以上工业实现总产值3.35亿元、同比增长38.5%,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7亿元、同比增长25.8%,农民人均现金收入3476元、同比增长125.7%,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11918元、同比增长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