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调研

找准路径才能务实为民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14-05-16 00:05

  镇坪县委常委、组织部长、统战部长    郭正锋          

  近期,结合正在开展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我深入到一些部门和乡镇、基层单位、村组(社区),以及老干部、农户家中进行走访调研,同基层党员群众座谈交流,通过调研,对如何推进群众路线教育活动、践行为民服务宗旨形成了一些认识和思考。

  对照“四风”, 分类梳理“四大问题”。服务能力不强。一些基层干部工作疲于应付,放松学习,不关注新形势新变化,不注重思考和研究新情况新问题,凭习惯、凭经验、凭惯例做工作,用简单办法处理复杂问题;有些镇村干部在处理和应对突发事件、重大舆情面前显得茫然无措,不会运用示范、引导、服务的办法推动工作,工作方式方法单一。                                                  

  工作作风不实。少数部门“一把手”不系统研究工作、不深入一线解决实际困难,业务靠副手;部分干部静不下心、沉不下去,不安心干事;有的习惯搞“遥控指挥”、当传话筒,用电话安排布置工作,扑不下身子抓落实,只停留在嘴上、会上、面上;一些基层干部漠视群众感情,态度生硬、缺乏耐心和“公仆”角色定位。

  精神面貌不佳。部分干部总感觉到“怀才不遇”,稍取得点成绩就沾沾自喜,稍做出点贡献就要组织回报,副职没提几天就盯到正职,没有埋头苦干、长期奉献的意识;部分年龄较大的同志认为自己提拔无望,对待工作没有激情,缺乏事业心和责任感,怀揣一颗“人到中年万事休”的思想;一些年轻同志眼高手低,不愿做繁琐而具体的工作,办公室搞文字“拴”不住,扑下身子到一线“俯”不下,思想不融入、感情不投入、工作不深入;少数单位班子成员各自为政、各行其是,搞“窝里斗”,打“小算盘”,工作形不成合力。

  创新意识不浓。各镇各部门在工作推进中,常常习惯于用传统思维、常规手段、一般方法落实任务,不注重总结、宣传、推介工作,亮点、特色、经验挖掘提炼不够深、不够透,缺乏开拓进取、勇创一流的创新创先创优意识。班子成员对全局工作没有将分管工作放在全局中来定位,导致工作平淡,无特色、无亮点。

  务实为民, 整改落实“四条措施”。“充电补能”提素质。一是丰富培训内容。既重视党的最新理论、现行农村惠民政策、法律法规知识的培训,又注重实用技术、工作方法、实践经验的培训。二是创新培训方法。除必要的理论学习外,适时组织专题讨论、经验交流、现场观摩、外出参观等活动。三是灵活培训形式。采取上挂下派延伸培训,有计划、分批次地选送乡镇干部到业务对口的县直部门学习,学业务、学技能。在县直部门选派年轻后备干部到镇村挂职锻炼,接触农民农村、了解基层。全面提高基层干部执行政策、服务群众、化解矛盾、加强管理、驾驭全局的能力和素质。

  “明责加压”转作风。一是抓好年度目标责任考核体系的贯彻实施,充分运用考核结果。二是督促各镇各部门建立完善内部目标责任管理,重点对岗位业务工作、服务中心任务的考核。完善村干部任期考核、年度考评、绩效薪酬和工作承诺公示制,重点加强对发展主导产业、移民搬迁、增加农民收入、安全维稳等工作进行考评。三是对完成任务较好、考核排名靠前的单位,作风一贯优良、做出突出贡献的干部,进行表彰奖励,实行三个“优先”(评优树模优先、后备干部优先、提拔使用优先)。

  “关爱激励”增活力。一是强化对乡镇的公共服务和管理职能,探索建立事权与机构、人员、财力匹配的运行体制,推进乡镇“五小工程”(小食堂、小厕所、小浴室、小文体活动室、小型体育运动场地)建设,关心关爱乡镇干部;二是制定出台部门与乡镇干部顺畅合理流动的交流制度,拟定流动计划,每年安排3-5名长期在一线做出突出贡献的、取得一定成绩的调回县直部门工作,发挥他们经验丰富的长处。把部门年轻后备干部放到镇村一线,接受基层磨炼;三是落实村级干部报酬增长、养老补贴、离任保障、免费体检、优秀村干部聘用“五项机制”,让村干部“干有所得”、“老有所养”、“退有所靠”、“心有所暖”、“奔有所盼”;完善大学生村官“3+1”帮带、多岗锻炼等管理模式,严管厚爱,确保大学生村官留得住、干得好;四是加强部门及乡镇领导班子综合研判,定期对党政正职、班子成员进行约谈,及时了解掌握班子运转、干部思想及工作推进情况。通过各种有效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基层干部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培育亮点”树典型。一要善于选树典型。全面总结,对工作中涌现出的一些典型做法、典型事件、典型人物要及时总结、提升经验;二要精心培育典型。要集中力量、加强指导、重点培育,形成一批有特色、上档次的示范点,从而带动一片,辐射一方;三要大力宣传典型,充分发挥各类新闻媒体的作用,全方位多渠道宣传先进典型,切实增强影响力和感召力,形成“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四要注重提炼典型,总结好经验,好做法,挖掘特色亮点工作,建立长效机制,突出创新突破,争取一些工作能在全市全省乃至全国出经验,树典型,充分发挥典型的带动、引领和辐射作用,在全县各级各部门和广大党员中形成了崇尚先进、学习先进、争当先进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