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关注

安康日报:暖在平常百姓间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14-04-02 07:04 字体:[大][小]

  3月的镇坪,雨雾蒙蒙,晨露敲打着芭蕉“沙沙”作响,小山村显得格外宁静。

  “目前组上有哪些困难和问题?”在镇坪县城关镇联盟村公房外,镇党委副书记丁伟一边刮着满脚的稀泥,一边问一组组长谭青荣。

  “我组引水设施坏了,全组60多户不能正常吃水。这是目前最紧要的问题。”谭青荣直言不讳。

  做好民情登记后,镇人大常委会主任高永平踩响摩托车,丁伟坐在后面,两人直奔县水利局。

  “有啥事这么着急?”水利局规计股股长陈太清看着两人气喘吁吁,一边倒水一边问。

  高永平放下送到嘴边的茶水说:“联盟村一组饮水设施年久失修,60多户村民吃水成了问题,想请你去帮忙解决一下!”

  陈太清说:“今天正好不忙,我们马上去。”陈太清收拾了一些仪器,三人一同前往水源地进行实地勘察。

  “蓄水坝建得太早,堵塞严重,落差太大,山洪泥石流对坝影响比较大,这是主要原因。”陈太清指着山上的水利设施说:“我们将尽快拿出设计方案,及时对村里的饮水工程进行改造,解决村民吃水难。”

  “下一步要把坝整修一下,把规模扩大一点,把标准提高一些。”陈太清又补充说。

  开展走访调研,着力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是该镇开展“自然国心党旗红、干部群众心连心”活动的一个方面。围绕这一活动的开展,该镇还把发展农村主导产业,带动村民致富增收融入其中,以产业促发展,以发展聚人心。

  在城关镇竹节溪村,驻村干部唐儒刚拿着袋料正在给一些群众作示范讲解:“要注意把水份及时补到位补充足,控制好大棚温度,不能像去年一样温度过高,烧筒。”

  香菇种植产业大户吴万兴看到笔者笑着说:“去年我发展了五万筒食用菌,一筒收入突破了四块钱,去年净收入超过10万元,这要感谢镇上的大力支持。今年计划在去年的基础上再进一步扩大规模。”

  和吴万兴一样,其他产业大户收益颇丰,全镇300余户群众通过发展各具特色的地方产业,纷纷走上了增收致富的道路。在全县正在开展的教育实践活动中,大家结合实际,搭建载体,通过不同方式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不仅沉下身子、接了地气,有效拉近了干部与群众的距离,而且实现了“党员干部服务群众、机关帮扶农村社区”全覆盖,形成干群齐心建设美丽富裕新镇坪的好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