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关注

西部网:镇坪县创建“六个一”责任体系 推进精准扶贫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16-07-19 00:07 字体:[大][小]

  西部网讯(陕西广播电视台《今日点击》记者 李云峰 张鑫)镇坪县位于我国陆地版图的心脏位置,有“国心之县”的美誉,这里自然风景优美,但贫困人口多。如何让这些贫困人口尽快脱贫?成为当地政府的头等大事。从2015年开始,镇坪县吹响了脱贫攻坚战的集结号,加快推进贫困人口的脱贫致富步伐,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

  7月6号,镇坪县政府办公室主任丁涛,再次来到曾家镇向阳村,看望贫困户王兆芝 。

  镇坪县政府办公室主任丁涛:王姨,在家呢,我来看你来了!给你个收音机,没事了可以听听音乐,听听节目,就没有那么烦了。

  王兆芝今年62岁,丈夫十多年前去世,家里只有她和儿子俩人。由于儿子双腿残疾、没有劳动能力,日子过得很是艰难。邻居们早已住上了两层楼房,而她家还住在40多年前建造的土坯房里。

  镇坪县曾家镇向阳村村民王兆芝:我没有钱也没有劳力,就是家里有一个钱,也都给了儿子治病。没有办法,这房子也盖不起。

  为了帮助像王兆芝这样的贫困户,2015年底,镇坪县建立起脱贫攻坚“六个一”的责任体系。即:每个镇有一名县委常委包抓;每个村落实一名包抓县级领导,落实一个联村帮扶部门,落实一名第一书记,落实一支驻村工作队;每户贫困群众落实一名帮扶干部。确保全县43个贫困村4254户贫困户1.08万人整体脱贫。

  今年年初,镇坪县政府办被确定为向阳村的联村帮扶部门,而丁涛被确定为贫困户王兆芝的帮扶责任人。按照规定,帮扶负责人每个月至少要去一次帮扶对象家,帮助贫困户解决实际困难。经过多次走访考察,丁涛为王兆芝家确定了乌鸡养殖脱贫的思路。

  镇坪县政府办公室主任丁涛:其一,乌鸡是本村的龙头产业,她本人也具备养殖乌鸡的技术,懂得相关的技术;第二,它对劳力的要求不是很高。

  今年6月份,丁涛帮助王兆芝免费建起了鸡舍,并给她免费送去了100只乌鸡苗。

  镇坪县曾家镇向阳村村民王兆芝:一只鸡就是一百多块钱,三十五块钱一斤嘛,一只鸡三斤嘛,这一百只鸡,就是一万多块。

  为了从根子上摘掉王兆芝的穷帽子,丁涛还还从附近茶场协调来两万株茶苗,帮助王兆芝栽植了五亩茶苗。六年后,就可获得效益。

  镇坪县曾家镇向阳村村民王兆芝:一根苗子三毛五,一亩地就需要栽四千株;我们总共栽了五亩,就要花七千块钱。我们没有钱,都是帮扶干部帮我们栽的。

  按照“六个一”责任体系,镇坪县扶贫开发局负责包抓城关镇坪宝村。为了帮助这个村的六户贫困户尽早脱贫,扶贫开发局开展了“我在乡下有块田”认购活动。由帮扶干部掏钱,将原来六户贫困户拥有的六块分散土地,以每亩400块钱的价格,通过土地流转的方式集中到一起,共计6.9亩,种植起了效益高、见效快的甘蓝。

  镇坪县扶贫开发局干部黄莉:我们大概毛算过,甘蓝中等亩产六千斤,我们签了一个保底价收购协议,就是五毛钱一斤,这样收入大概就是每亩三千块钱;我们租地提前给了贫困户每亩四百块,完了等于我们把这块地留转给了他,让他在上面劳作。从种植一直到收割大概四个月的时间,他大概能收入一千五,这样总共加起来就是一千九。

  到11月份收获完甘蓝后,贫困户还可以在这块地里种植一料庄稼,收入完全归自己所有。这和土地流转之前,收入截然两样。

  镇坪县城关镇坪宝村村民冯德清:我过去自己种地,一亩自己只落个三四百块钱。他们这么一干,我就划算些,能多收入一千来块钱。

  目前,镇坪县共有1612名干部与4254户贫困户“结成对子”,形成了帮扶关系。通过干部“结友”贫困户来“撬动”脱贫攻坚,不仅改变了干部作风,拉近了干群关系,而且为脱贫致富打下了坚实基础。

  产业项目是扶贫的根基。只有抓好产业扶贫这个着力点,才能变“扶贫”为“脱贫”。为此,镇坪县还创新实施“一村一企一产业”的脱贫模式,带动群众拔掉穷根。

  42岁的欧远凤是镇坪县华坪镇团结村人,家中共有三口人。由于孩子正上大学,丈夫患病,全家人主要靠五亩口粮田和34亩山林维持生活。

  镇坪县华坪镇团结村村民欧远凤:我的田地都是地方不好,吹大风,种的包谷直接是没有收入。山林我们以前都没有种植什么,就是一点树,砍一点柴在里头,根本就没有收入。

  从2013年秋季开始,镇坪县结合当地适合种植药材的实际,引进了安康振兴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创建了“振兴中药材现代农业园”,计划在全县范围内种植黄连10万亩、独活一千亩,以药业产业带动扶贫进程。2015年10月,欧远凤留出三亩口粮田,将自己家的两亩平地和34亩山林流转给振兴公司,自己则变成了公司里专门培植药材的工人。

  镇坪县华坪镇团结村村民欧远凤:一亩地的租金是五百元,这五百元是净收入;再就是我一年在地里打工,一亩地也有七百元收入。山林每亩给的十块钱的租金,另外一亩田一年给三百块钱务工费。

  靠着土地流转和务工两项收入,欧远凤一年就有一万三千块钱的收入,今年年底前即可实现脱贫。

  目前,振兴公司通过“公司+园区+基地+农户”模式,已经建成拥有黄连8000亩,独活600亩的药材基地,带动了101户贫困户逐步脱贫。同时,镇坪县采取“引进来”的方式,建成了32个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园区,在旅游、富硒食品、中药材、烤烟等方面成立了10个产业龙头企业,全县43个贫困村,基本实现了“一村一企一产业”。这些企业也与2800户贫困户签订了脱贫协议,贫困户将通过土地流转、订单生产、入股分红、务工收入等方式实现脱贫。今年内,可实现产业脱贫660户。

  通过干部帮扶和产业带动 ,镇坪集全县之力,引领社会各方面积极参与扶贫开发,探索出了镇坪脱贫攻坚模式,有力推进了全县精准扶贫工作的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