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听到有人举报自己公款私存时,张成林感到一肚子委屈。
2012年底,镇坪县启动过境二级公路征地拆迁赔付补偿工作,时任县交通局党组书记的张成林被抽调到赔付工作组任副组长,因逐户协商谈判工作艰难,而农户又大多要求现金兑付补偿。为尽快完成兑付任务,县交通运输局会计先后9次将80万元补偿资金转入张成林个人银行卡中,由他代为现金赔付。今年7月,镇坪县纪委监察局收到反映张成林将征地拆迁兑付款存入个人银行卡问题的举报件,经查证问题属实。
群众朱某某家是砖混结构的老房子,年久失修,赔付工作组按照县上标准给她家定损不到3万元,但朱某某要求至少5万元,张成林一次一次往她家里跑,耐心地做工作。有次朱某某不但不听,还指桑骂槐说,“这几个××的就会欺负我们,国家的钱又不是你家的。”气得老张半天说不上话来。
现任曙坪镇副镇长的姚登当时和张成林在一个小组,说起那段经历,小伙子一个劲儿摇头,“满满都是泪呀。”
有一次磨到天黑,也没做通那户群众的工作,张成林和姚登俩人沮丧地从那户人家里出来,来到竹溪河桥头张成林“挑担”家开的包谷酒厂,一人舀了碗刚烤出来的包谷酒喝下去,心里酸甜苦辣、五味杂陈。那天晚上,姚登和张成林坐在竹溪河的吊桥上,商量着第二天该如何再去这户群众家里做工作时,小姚第一次看到老张流下了眼泪。
按照规定,工作做通后,应先和群众签赔付协议,然后工作组成员带着群众到县交通局按程序找几位局长分别签字,最后再到银行把赔偿款打到群众的一卡通中,但在实际工作中却很难照这样执行。
一些群众要求签了协议就拿钱,还有一些群众对赔付工作不理解,态度反反复复,就算当天晚上签了协议,不拿到现金,睡一觉起来可能又反悔了。
一户姓杨的群众,当时赔付组几方核算损失不到1万元,他本人也认可。可第二天就反悔,要求重新核算1万多元。过了一个星期,杨某某提出不得少于3万元。过了1个月,又改口要5万元,弄得工作组反反复复,极为被动。
为了满足群众现金兑付的要求,尽快做完炮损赔付工作,张成林提前从财务上借出现金,到群众家里做工作时,当场签字,当场赔付,出于工作需要,当天剩余现金存到自己个人账户里。
到2013年7月25日,张成林已全部兑付给应补偿农户,并将存入个人账户期间的利息178.12元全额上缴县财政。县交通局局长涂世昌说,张成林等人虽然有违纪行为,但出发点是为了突破难题,初衷是为了方便以现金形式兑付受赔农户,并在实际工作中起到了及时化解矛盾、有效促进征地拆迁进展的作用,且无侵占、挪用等行为,也未造成不良影响。
镇坪县纪委依据《安康市党政干部容错纠错实施细则(试行)》关于“容错情形”中“在推动重大项目和重点工作中,因大胆履职、大力推进出现一定失误或引发矛盾的”规定,以及《镇坪县党政干部容错纠错实施办法(试行)》“容错情形”中“在推动重大项目和重点工作中,在未突破法律和政策规定底线的情况下,因敢于担当、大胆履职、大力推进出现一定失误或引发矛盾的”规定,认定张成林的错误符合容错纠错情形,决定对张成林等相关责任人进行容错处理,免予追究其纪律责任。
2013年,张成林被镇坪县总工会评为劳动模范。颁奖典礼上,颁奖词介绍他道,“多少次面对老百姓的不理解和冲动,在就要放弃的最后一刻,总是信念支撑他坚持下去。他的办公室里每天都坐满了需要解决问题的群众,他的电话从不关机,他怕群众有需要时找不到他。他,始终奋战在为人民服务的第一线。”
镇坪县委常委、县委组织部部长梁鸿说,通过对张成林问题容错处理,体现了组织旗帜鲜明地支持担当者、鼓励担当者、保护担当者,进一步激发了党员干部干事的动力和激情,营造敢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良好氛围,为我们镇坪打好脱贫攻坚决胜仗、经济增长翻身仗、平镇高速漂亮仗、生态旅游整体仗“四大硬仗”,提供坚强有力的制度保障。
(陕西日报记者 郑斐 通讯员 马艳 周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