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612428-0025-0031-2009-0051 发布文号:
公开日期: 2011-11-02 公开目录: 三公经费
有效性: 有效 公开形式: 主动公开

关于镇坪县2008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09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

各位代表:

  我受县人民政府委托,向大会作2008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09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县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08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2008年财政工作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指导下,经过全县人民的共同努力,全县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财政收入再创新高,财政支出快速增长,支出结构进一步优化,财政收支预算执行情况良好。

  2008年财政总收入完成3136万元,比上年增长16.7%,其中:上划中省市收入1331万元,较上年增长43.4%,一般预算收入1700万元,较上年增长13.3%。

  2008年财政总支出完成18762万元(含中省市下达专款支出。下同),比上年增长37.8%,其中:一般预算支出18480万元,比上年增长52.2%;基金预算支出282万元,比上年减少45.8%。

  2008年财政预算执行和财政工作的主要特点是:

  ㈠财政收入实现快速增长。通过构建和谐财税关系,加强与执收部门、单位的联系与协调,努力盘活国有资产,保持了财政收入又好又快的增长。同时积极争取上级补助收入,多途径、多方面增加可用财力,当年新增上级财力性补助收入3237万元,实现了全年预算收支平衡。

  ㈡支出结构进一步优化。始终坚持把保工资、保运转、保稳定作为财政支出的重点,从制度建设和资金安排上保证了工资、社会保障资金和公共事业资金的及时到位。全年共筹集教育发展资金1081万元(含上级补助。下同)、社会保障资金879万元、公共卫生事业资金860万元;对农村贫困学生实施“两免一补”,使7158名贫困学生得到了政府资助;实施了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农村计划生育奖励扶持制度;在农村修建便民桥,硬化村级道路;在县城对南江大道进行了美化亮化改造;及时拨付救济资金;当年兑现干部职工全年津补贴1467万元;消化政府债务277万元。

  ㈢服务经济发展取得新成效。在解决了工资性支出需求的基础上,全县各级各部门把发展经济作为振兴财政的根本出路,积极争取和筹集发展资金。通过财政安排的经济建设类及农财资金达到5908万元,其中:用于农业1733万元,用于退耕还林直补2485万元,用于天然林管护及天保工程476万元,用于城市及乡村道路建设及重点村建设1214万元。对生猪“一县一业”产业发展给予重点支持,县财政安排奖补资金200万元,争取上级投入及捆绑资金349万元。同时,积极参与企业改制,帮助解决职工安置问题。

  ㈣惠民政策得到全面落实。坚持以人为本,高度重视民生八大工程,严格落实各项惠民政策,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千家万户,使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社会保障、“两免一补”、退耕还林等资金全部兑现到对象手中。落实和配套农村和城镇低保资金70万元,为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拨付配套资金120万元。全县种粮农民综合直补面积达到8.2万亩,兑现农民补助资金369万元。家电下乡工作全面启动,补助资金落实到位。

  ㈤财政管理得到加强。预算管理更加规范,严格执行部门预算,坚持按进度拨款。加大财政监督力度,对专项资金实行专户管理,跟踪问效。对预算外资金全部纳入“收支两条线”管理。充分发挥政府采购职能作用,实行“阳光采购”,共完成采购预算1320万元,节约资金121万元。国有资产管理效益明显,完成国有资产收入800万元。对公务用车进行了清理,制定了管理制度,公车管理得到加强。煤炭税费征管更加科学有效,实行了计量刷卡远程监督征管措施,共征收煤炭税费804万元,增收223万元。

  二、2009年财政预算安排意见

  ㈠全县财政预算安排

  根据2009年全县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计划,全县财政总收入计划建议数为3760万元,比上年增长20%,其中:上划中省市收入1459万元,比上年增长9.6%;全县一般预算收入2000万元,比上年增长17.7%;基金收入301万元,比上年增长186.7%。

  全县2009年一般预算可用财力为12200万元。

  2009年全县总支出安排为12632万元,比上年年初预算增长42.3%,其中:全县一般预算支出初步安排12200万元,比上年增长41.2%;全县基金支出安排为301万元,比上年增长186.7%。

  ㈡2009年全县财政支出预算安排的原则是:以收定支,收支平衡。保证工资和津补贴按时发放,保证乡镇和部门正常运转;保证城乡低保和下岗失业人员及其他社会保障资金及时足额到位;财力向基层倾斜,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支持企业改革,支持绿色产业发展,保障重点项目建设支出,促进经济发展;支持教育、科技、卫生、文体、政法、旅游等各项社会事业发展;支持建立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

  ㈢2009年财政工作的主要措施

  1、用好用活积极财政政策,力促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一是紧紧抓住国家“扩内需、保增长”的政策机遇,深入研究中、省、市转移支付政策和财政投资政策,及时了解上级投资动态,积极争取上级财政补助。二是牢固树立项目第一观念,大力支持招商引资和项目前期工作,认真落实招商引资和项目前期工作专项资金,支持配合有关部门、乡镇及项目企业做好项目策划、包装、推介、设计、项目申报争取工作。三是充分利用财政手段,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支持中小企业、民营经济和服务业发展,支持规模以上企业做大做强。四是整合支农资金,扶持主导产业、龙头企业和农产品营销组织的发展壮大;积极推进城镇和新农村建设,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发挥城镇辐射带动作用。五是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作用,采取贴息、奖补等方式,以及通过政府投入、融资、资产置换的有效运作,引导社会资金投入,为经济发展筹集更多的资金。

  2、依法加强税费征管,保持财政收入稳定增长。始终把组织收入作为财政工作的首要任务,确保各项收入任务的圆满完成。一是积极支持和配合税务部门强化税收征管,加强对重点行业、重点税源和纳税大户的监管,确保主体税种收入持续增长。二是大力挖掘非税收入增收潜力,加大土地资源、矿产资源整合营运力度,建立征收约束机制,继续规范和加强煤炭税费计量征管工作,挖掘新的财政增收点。三是坚持财政收入征管考核奖励办法,最大限度地调动各征管部门抓管理、促增收的积极性。

  3、优化支出,确保预算顺利执行。严格执行县人大批准的预算,把好支出关口,维护预算的严肃性。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着力支持构建和谐社会中的薄弱环节,财力向基层倾斜,向民生问题和困难群体倾斜,向重点工程和主导产业倾斜,向新农村建设倾斜。从严控制财政支出范围和标准,坚持非生产性支出零增长,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提高节约也是增收的意识,实现部门预算的钢性约束,全面实现“双保”和“低保”目标。

  4、实施八大民生工程,加快推进社会事业发展。继续按照构建和谐社会和公共财政的要求,切实把财政支出的重点放在为民办实事、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务上,使更多的人共享改革发展带来的成果。继续贯彻就业再就业的各项财税政策。落实“两免一补”资金。加强对困难群众的救助,完善城乡低保、五保户供养、特困户救助、灾民救助等社会救助体系,扩大城镇居民医疗保障制度,确保低收入居民和弱势群体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认真落实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标准。支持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加大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投入。提升县城功能、品位和形象。

  5、围绕新农村建设目标,支持办好涉农实事。加大支农投入力度,不断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继续支持农村道路通达工程建设和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进一步巩固和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医疗救助制度,提高农合疗筹资标准;支持农村卫生服务站和基层文化站建设。继续实施粮食综合直补等涉农补贴政策,完善“一折通”发放和监督办法。认真落实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继续加大农业综合开发力度,支持高效农业和特色农业基地建设,推进农业结构调整。

  6、依法理财,加强财政资金监督。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颁发的《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积极开展财政普法活动,严格执行财经纪律,着力提高财政运行质量。加大对财政管理、财务管理、政府性债务、政府采购和各类专项资金等监督检查,确保国家财政政策和财政制度的正确执行。加强清产核资工作,盘活闲置资产和资源性资产,严格资产处置程序,逐步建立国家统一所有、财政统一管理、单位有偿使用的国有资产管理新机制。完善内部监督机制,扩大政务、财务公开范围,增强财政工作透明度,严格履行公共财政职能,接受社会各界监督。

  各位代表,全面完成2009年的财政收支预算任务十分艰巨,我们要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本次会议的各项决议,自觉接受县人大和各位代表的监督,坚持以人为本,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公共财政的要求,开拓创新,奋力拼搏,为全县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新的贡献。

附:表一:镇坪县2008年财政收支预算执行情况表;
  表二:镇坪县2009年财政收支预算安排表(草案)。

 

在镇坪县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镇坪县财政局
2009年2月25日


附件信息:


1324623436882_0.x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