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612428-0025-0006-2015-1164 发布文号: 〔2015〕43号
公开日期: 2015-03-06 公开目录: 工作报告
有效性: 有效 公开形式: 主动公开

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

  镇坪县人民政府工作报告

  2015年1月20日在县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镇坪县县长  周耀宜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县政协各位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4年工作回顾

  2014年,在县委的坚强领导和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我们紧紧依靠全县人民,按照“民生为本、循环发展”总体要求,坚定不移实施“生态立县、产业富民、工业强县、旅游兴县”战略,扎实推进和落实县十七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目标,发展实现了逆势而进、稳中有为。预计全年实现生产总值12亿元、增长8.5%,财政一般预算收入5944万元、同口径增长13.2%,城乡居民收入分别达到24875元和7295元、分别增长11%和13%。

  一年来,我们致力于突破交通瓶颈。锲而不舍争取铁路、高速公路、二级公路等发展命脉性项目。安张衡铁路过境镇坪选线方案获设计单位推荐。平镇高速路纳入“十三五”国高网规划,勘查设计工作进展顺利,初步设计即将评审。平镇二级公路项目建设快速推进,“六桥一隧”控制性工程超进度实施,路面拓宽改造全线铺开,累计完成投资过亿元,长期制约镇坪发展的交通瓶颈已开始被打破。

  一年来,我们致力于调整经济结构。抓农业增效,发展农业园区30个,新增市级园区 4 个,带动就业7850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实现产值2.77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50.36%。抓工业转型,大力发展飞地经济,积极应对煤炭工业下滑带来的不利影响,培育成长型规上工业企业2户,发展小微企业48户,推动“个转企”10户,生态循环型企业产值占比较上年提高23个百分点。抓旅游带动,以飞渡峡景区为龙头,扎实推进旅游服务配套体系建设,培育规上服务业企业、限上商贸流通企业各2户,带动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8亿元。深化财政管理体制改革,推进财政投资评审制度,在国家财政部对全国1974个县财政管理绩效评价中,镇坪取得全国第132名、全省第8名的好成绩。

  一年来,我们致力于加快项目建设。狠抓争资立项,成功争取上级各类项目147个,争取资金 4.28 亿元。筹措3600万元用于平镇二级路、飞地经济工业园区建设。利用市财信担保公司等平台撬动社会投资5145万元。实施白土岭电站、曙桃路二期、 “丹治”和中小河流治理工程、文彩片区生态公园、腾展乌鸡养殖示范园、党校保障房小区、盐道大酒店等重点项目97个,预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1亿元、增长15%。

  一年来,我们致力于优化人居环境。坚持规划引领,启动编制了《美丽镇坪总体规划》,完成了《县城总体规划》、《城乡一体规划》和各镇总体规划修编。以美丽镇坪、美丽乡村建设为抓手,实施保障房、避灾扶贫搬迁安置房社区、县域副中心、文彩片区路网、二级客运站等重点项目40余个。以国家卫生县城、国家园林县城、省级生态县等创建活动为载体,持续开展环境整治、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完成绿化造林2.2万亩,实施丹治、小流域治理等生态治理项目14个。省级生态县创建通过技术评估。病媒生物防制通过验收,已拿到国家卫生县城创建“第一张门票”。生态环境EI值全省排名第三、全市名次最高。

  一年来,我们致力于发展社会事业。在教育方面,倾注财力加大投入,开展名师、名校、名校长创评活动,隆重表彰先进典型,“双高双普”通过省政府验收命名,办学水平不断提高。在卫生方面,投入近千万元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医疗服务能力得到加强。在计生方面,创新实施计划生育育龄妇女孕期优生营养补助政策,365个家庭直接受益,得到省市肯定和群众好评。在文化方面,以镇坪古盐道为背景的《盐道》小说出版发行,成功举办“最美镇坪”摄影大赛和“最美镇坪人”评选表彰活动,扩大了镇坪的对外影响力,提升了镇坪的美誉度。在文物方面,“镇坪盐道遗址”、“南江水电站”列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镇坪腊肉腌制技艺”列入陕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社会治理方面,安全生产形势保持总体稳定,第三次经济普查全面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工作试点、第二轮县志编纂工作全面启动,省级双拥模范县创建工作深入推进,“六五”普法有序开展,信访秩序不断规范,应急管理获得全省先进表彰,“两率两度”名列省市前茅,公众满意度调查名列全市第一。

  一年来,我们致力于改善保障民生。结合“三联全覆盖贴心服务工程”、精准扶贫等工作,落实惠民实事900余件。县医院停车场建成投用,新增停车位93个。竣工保障房1300套、避灾扶贫搬迁安置房800套。完成养老保险扩面336人,城乡低保、农村五保应保尽保,新农合参合率达98.5%,城镇居民和职工医保参保率均达97%。完善医疗和大病救助机制,累计发放救助资金407万元。建成县乡示范路15公里、省级文明干线公路63公里、联户路82公里。完成城乡中低压电网改造84公里。广播电视户户通工程实现全覆盖。实施农村安全饮水工程25处,解决5000人饮水困难。创建放心粮油示范店6户。完成6个村整村脱贫,实现脱贫3314人。全年累计发放惠农补贴资金1.03亿元、增长11%,民生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达到80%,创历史新高。

  一年来,我们致力于改进作风。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四风”问题得到扎实整改,政风行风持续好转。坚持依法行政,市级依法行政示范县创建通过验收。坚持实行县政府常务会议群众旁听制度,开展公民代表走进政府活动。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办复率均达100%。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会议压缩10%、文件精简12%,“三公经费”下降16%,国库集中支付、公务卡制度全面实施。推进简政放权,清理行政审批项目275项、取消10项。建成县政府政务服务中心,实行53个部门、376项行政审批服务事项一厅式办理,方便了群众办事。推行县政府政务督查制度,强化重点工作效能监察和审计监督,行政效能明显提高。

  工会、工商联、共青团、妇联、残联、科协、慈善协会、红十字会、文联等群团和协会组织对经济发展都做出了新贡献,盐务、公积金管理、消防、烟草、气象、通信、石油、人防、保密、外事侨务、民族宗教、老龄、青少年、妇女儿童、金融等工作都取得了新成绩。

  各位代表,过去的一年,我们取得了来之不易的成绩。这是县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县人大、县政协有效监督和鼎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县人民聚力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县政府向全县人民,向全体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全县各条战线的劳动者,向驻镇消防官兵和公安干警,向所有参与、支持、关心和帮助镇坪建设发展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地感谢并致以崇高地敬意!

  回顾一年来的工作,我们清醒地认识到,经济发展与目标增速、与群众的期盼仍有很大差距。全年经济发展任务中,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规上工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分别低于预期目标3.0、8.3、9.8、6.5个百分点。停车场、体育场、县城幼儿园、调频广播等项目建设未达到进度要求。分析形成差距的原因,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项目工作力度不够。项目策划包装水平不高,少数单位在项目争取上畏首畏尾、项目建设上配合不力。招商引资成果不丰,社会投资活力不足,经济发展缺乏大项目支撑。受用地、融资、环境等因素影响,部分项目未能按预期进度推进,严重影响了项目投资。二是工业支撑能力不强。工业结构不合理,煤炭工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57%以上,由于2014年煤炭市场价格持续走低,加之又政策性关闭了2户规上煤矿企业,导致工业经济急剧下滑,影响了经济增长。同时,工业实体少、规模小、人才缺、创新弱,管理和生产技术落后,工业经济增长后劲不足。三是消费拉动乏力。受宏观消费市场影响,批发零售、交通运输业和非营利性服务业均持续低位运行,对第三产业增速影响较大。四是干部作风与新形势的新要求有差距。面对深化改革的重大机遇和艰巨任务,少数干部缺乏进取和担当精神,依法行政能力不足,服务为民意识不够,作风漂浮、落实不力、效能不高。这些问题既是发展中的问题、前进中的困难,更是政府工作需要解决的重点,我们将把责任、担当、落实作为坚持如一的根本,以实干破难题、以实干促发展,奋力在新常态下有新的作为!

  二、2015年的工作思路和预期目标

  2015年,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也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开局之年。纵观今年经济发展形势,既面临严峻挑战,也有难得机遇。挑战在于:受宏观经济形势影响,煤炭产业将持续走低,全县经济发展仍将处于结构调整的阵痛期,民间投资的动力不足,居民消费的意愿不强,经济下行压力较大。机遇在于:国家主体功能区试点示范、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保护、陕南循环发展、民生改善等政策,将持续带来更多发展机遇。随着交通瓶颈的逐步打破,镇坪作为“西安-长江三峡-张家界”旅游黄金线上的重要节点,生态资源优势必将加快向经济优势转化,全县“风清气正、齐心大干”、“用心抓落实、奋力创一流”的良好工作氛围已经形成,必将汇集成推动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的强大动力。

  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落实市委三届七次全会、县委十六届六次全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提质增效”总基调,按照“民生为本、循环发展”总要求,坚定不移实施“生态立县、产业富民、工业强县、旅游兴县”战略,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狠抓改革攻坚,激活市场要素,调整产业结构,放大生态效益,实施重点突破,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奋力在齐心大干中加快建设美丽富裕新镇坪。

  建议今年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为:生产总值增长10%以上,财政总收入、一般预算收入同口径分别增长10%和12%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以上,城乡居民收入分别增长11%和12%以上。

  为实现上述目标和要求,在具体工作中,我们必须重点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坚持生态至上,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的发展理念。按照主体功能区定位,立足生态资源优势,走民生为本的循环发展之路,协同推进生态建设和经济发展,让城乡因环境而美、让群众因生态而富。二是坚持改革开放,充分激发发展活力。坚持用开放的思维应对挑战、用发展的办法解决问题、用改革的举措推动发展,积极探索制度、机制和管理创新,激发经济社会发展各类要素活力。三是坚持循环发展,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依托资源禀赋,积极培育市场主体,大力发展生态友好型产业,延伸产业链条,提升产业质效,构建“一、三相融,接二连三”的循环经济产业体系。四是坚持以人为本,统筹推进城乡发展。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走以人为本、四化同步、科学布局、文明传承的新型城镇化道路,促进产业、人口布局、城镇建设、生态环境的相互协调。五是坚持发展惠民,不断增进民生福祉。坚持民生为本,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政府奋斗目标,多途径促进就业创业、广覆盖完善社会保障、均等化提供公共服务、全方位创新社会治理,让改革发展的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三、2015年重点工作

  围绕经济发展预期目标,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狠抓项目建设,促进经济稳定增长。坚定不移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全力抓项目、争投资、稳增长。

  实施项目带动。完成平镇二级路改造、曙双路、曙桃路二期、竹叶关至泉溪公路和曙坪小河沟大桥等重点交通项目,开工建设大寨沟、神州湾小流域治理等农田水利项目,加快推进30个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竣工中药饮片生产线、白土岭水电站等一批产业项目,推进县体育场、保障房建设等一批民生项目,全年建设重点项目100个以上。完善项目和专项资金争取考核激励机制,建立统一的项目信息平台,加大跑办对接力度,争取各类专项资金5亿元以上。实行项目包装评审制度,建立项目包装奖扶机制,围绕国家投资政策导向,结合“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启动项目资源普查,围绕基础建设、产业发展、民生事业等重点领域,策划包装优质项目100个以上。

  推进对外开放。深入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不动产登记等工作,建立农村经营性土地流转交易平台,促使土地承包经营权转化为市场运作资本。建立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机制,探索运用PPP、BOT融资模式,采取特许经营、购买服务、股本合作、财政补贴等方式,鼓励引进社会资本投入公共服务、农业水利设施、市政基础设施等领域。建立以实效为导向的招商考核机制,分类梳理出台招商引资优惠政策,积极开展招商推介活动。建立招商项目退出机制,围绕优势资源、优势产业及产业融合型生态经济发展项目,选择性引进优质资本。建立政府性投资项目效益评估制度,实行申报政府投资项目“黑名单”管理,发挥政府性投资的撬动作用。

  强化保障。实施占补平衡补充耕地项目,加大建设用地指标争取和报批力度,推进旧宅基地摸底调查和复垦工作,置换腾退节约建设用地指标,建立用地供前、供后效益评估制度,促进土地高效利用,全力保障平镇二级路、平镇高速路、城市发展、产业建设等重点项目用地。建立行政事业单位人员常态化交流轮岗机制,激发干事创业活力。加强紧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健全人才服务体系,建立人才安居工程制度,吸引高端人才来镇坪服务创业,营造尊重人才、支持创业、鼓励创新的良好环境。加强征地、供水、供电、通信、道路等基础保障,实行重大项目效能督查问责,依法保护群众合法权益,严厉打击阻挠项目建设的人和事,全力保障事关镇坪长远发展的平镇二级路、平镇高速路等重大项目顺利推进。探索推行住建、环保、食品药品、工商、质监、盐务等领域的综合执法、联合执法,整合执法力量解决城市建设、市场监管等领域的突出问题。

  (二)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拓宽富民增收渠道。坚持政府引导、市场推动,依托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生态友好型产业。

  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大力培育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专业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推动现代农业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品牌化发展。提升园区建设水平,建立以投资强度、产出效益、技术标准和品牌创建为重点的考核机制,鼓励同质或产业关联园区整合,优化县域园区资源配置,培育省级园区1个、市级园区3个、发展专业大户30户以上。

  推动生猪产业转型升级。坚持走生态型、效益型、标准化、规模化的现代生猪养殖发展之路。支持县内生猪产业联盟与县外大企业合作,建立“龙头企业+合作组织+基地” 的共融发展模式,实现模式内养殖企业统一采购原料、统一技术指导、统一供种、统一销售,拓展市场、降低成本、控制风险、提升效益。推动美味佳等龙头企业向产业链的上下游“两头”延伸,加快建立饲料、原种、养殖、屠宰、冷冻、物流一体化经营,重点支持生猪圈舍改造、屠宰加工和冷冻生产线建设。新建和改造圈舍5000平方米以上、出栏生猪21万头以上、新增良种母猪2000头以上。

  提升中药材种植效益。建立“政府扶企业、企业建基地、基地带农户”的药材产业发展路子,以市场机制解决品种选择、种植规模和产品销售等问题,降低种植风险,增加药农收入。依托振兴药业、安德药业等药材种植示范园区平台,打造华坪药材产业示范镇,扩张城关、小曙河、曙坪、钟宝、上竹等区域药材种植规模,全域推进药材适生区域建设基地和示范点,推广黄连、玄参GAP规范化种植技术,新建500亩以上药材种植示范基地2个、100亩以上连片种植示范点7个,发展黄连2000亩、玄参3万亩。加快三道门林麝生态养殖场建设进度,完成文彩养麝场搬迁,扩大林麝养殖规模和效益。

  推进洋芋生产产业化。扩大洋芋种源基地建设规模,制定镇坪富硒洋芋标准化生产技术体系,标准化种植洋芋6万亩以上。积极引进企业开发洋芋产品,创建镇坪富硒洋芋产品品牌。加强镇坪洋芋市场销售体系建设,推进农超、农企、农校对接,扩大洋芋销售市场,促进农民增收。

  发展山林经济和涉水产业。坚持突出特色、因地制宜、示范推进,实施山林经济一镇一特色示范工程,以腾展乌鸡养殖示范园建设为重点,推动林下乌鸡养殖合作社建设,打造洪石乌鸡产业示范镇。以欣陕现代农业园区为重点,整合县域茶叶种植资源,建设茶叶品牌体系,打造牛头店茶叶产业示范镇。以泰亨生态养殖园区为重点,推进特色养殖基地联动发展,打造城关特色养殖示范镇。以曙河沿线生态旅游资源开发为重点,打造曙坪生态旅游示范镇。鼓励曾家、钟宝、上竹、小曙河等镇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山林经济主导产业,创造自己的特色和亮点。支持大鲵、高山冷水鱼等特色水产养殖业做大做强,推进矿泉水资源招商,大力发展涉产业。鼓励发展以珙桐、银杏、红豆杉等珍稀植物种苗和园艺花卉产业。发展连片100亩以上山林经济种植基地20个,种植烤烟5600亩、魔芋5000亩,发展食用菌300万袋,养殖乌鸡土鸡100万羽。

  重视粮食生产和农产品品牌创建。严守耕地保有量和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两条红线”。稳定粮食播种面积14万亩,确保粮食产量达2.7万吨以上。健全农业科技服务体系,推动良种繁育、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安全等关键技术的应用。开展富硒有机食品生产原料基地土壤监测,启动有机农业示范镇、示范村、示范园建设,打造有机食品生产基地品牌。积极开展“三品一标”认证,加快推进“镇坪黄连”、“镇坪洋芋”和“镇坪乌鸡”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证。

  (三)培育工业实体,发展产业融合型特色循环工业。依托农业生产基地和旅游服务市场,扶持壮大接续一产、衔接三产的循环工业,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6%以上。

  打造工业发展平台。加快建设“飞地经济”工业园区,完成园区征地256亩。创新飞地工业园区建设推进机制,市场化推动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力争入园企业2户以上。启动建设文彩县域工业孵化园,完善园区水、电、路等配套基础设施。

  培育工业发展实体。充分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提升小微企业、壮大龙头企业,培育规上工业企业2户、成长型工业企业3户、小微工业企业6户以上。要做强龙头企业。围绕生猪、洋芋、茶叶、乌鸡、蔬菜、香菇、蜂蜜等产品开发,积极培育津元春、草堂春成长为规上工业企业,支持泰亨园区、腾展公司依托基地发展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条。加快生物医药工业发展,抓住中国药科大学扶贫镇坪机遇,以县制药厂葛根素GMP认证和中药饮片生产线为基础,加强对外合作,力促制药厂发展壮大。推动县制药厂、振兴药业、安德药业与中国药科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院校建立校(院)企合作关系,建立科研+生产企业+种植基地的三方合作模式,推动中药饮片、养生药膳汤料、药酒、功能食品系列产品研发和生产,助推生物医药工业发展取得突破。培育新型建材龙头企业,引导居安建材公司开拓市场,促进企业达产达效;支持鸿利板石公司延伸产业链条、扩大市场,提升效益。提升小微企业发展实力。围绕富硒食品、生物医药、新型建材产业,重点策划一批资源深度开发、产品精细加工、科技含量高、产业带动力强的工业项目,力争在优势资源项目招商上取得突破。落实“四上企业”培育扶持政策,实施部门包抓、对口帮扶等措施,扶持小微企业成长壮大。

  (四)大力发展生态旅游,带动现代服务业发展。围绕 “自然国心、巴山药乡、养生天堂”定位,整合旅游资源,科学配置要素,发展生态旅游产业。

  加快核心景区建设。以飞渡峡AAAA级景区创建为抓手,启动飞渡峡瀑布群、麦渣坪休闲观光园等重点景点开发,推进古盐道保护与修复、河谷漂流、三大峡旅游山庄等配套旅游项目建设,提升阳安、桃园等旅游村建设水平,打造曙河沿线旅游观光带。加大鸡心岭、古盐道、代安河、浪河、三道门等资源保护和重点旅游开发项目的招商引资力度。

  培育旅游发展要素市场。围绕旅游业配套的吃、住、行、游、购、娱等要素产品开发,鼓励多元市场主体参与旅游开发,支持发展农家乐、家庭旅馆、超市等配套服务业,积极培育盐道大酒店、镇坪大酒店升级为星级宾馆。鼓励企业与农村专业合作社、农户开展合作,扶持农户开展传统手工艺、园艺根雕、农副产品加工,推动农林土特产品和特色旅游商品深度开发,引导支持开办镇坪土特产门店、专柜。加快推动电子信息、现代物流、文化创意、健康养生等新兴产业与实体产业融合发展,扶持商贸流通和服务业企业发展壮大,培育限上商贸流通企业3户以上、规上服务业企业2户以上。

  加强旅游市场营销。建立政企联合、上下联动的旅游宣传促销机制,引导成立旅游开发公司、旅行社、乡村旅游合作社和旅游服务协会组织,市场化经营生态旅游资源,规范化管理旅游经营市场,探索推行公司+景区+旅行社+乡村旅游合作社模式,加强旅游市场管理,规范生态旅游开发、旅游产品营销行为。

  推动文化与生态经济产业融合发展。深入挖掘和保护古盐道、巴山药乡、五句子歌、历史遗迹、传统农耕、饮食、民俗民居等地域文化,策划启动以古盐道文化为主题的电影、乡土音乐剧、MTV“三个一”工程,将文化融入生态经济产业发展全过程。举办首届“中国•镇坪优质药材及医药产业发展高峰论坛”,开展药乡文化、古盐道文化研讨和特色美食烹饪大赛等系列活动,以活动为载体,聚集人气,扩大影响,提高镇坪生态旅游知名度和影响力。

  (五)着力改善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宜居家园。坚持山、水、城、人融合共生的生态城镇建设理念,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坚持规划引领。推动“多规合一”工作,完成“美丽镇坪”规划编制,促进各类专项规划有机衔接、相互协调,形成合理的生态、生产、生活空间布局。结合新农村建设要求,抓好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规划,挖掘地方人文、建筑等文化元素,制定具有地域特色的农村建房标准,以高水平规划引领乡村建设。

  推进美丽县城建设。实施县城功能、空间和品位提升工程。竣工城区雨污管网改造、安运司二级客运站、县级救助站、天然气门站等项目;加快推进文彩路网二期、文体综合中心、武警营房及看守所、交警大队业务用房、法院审判厅、疾控中心业务用房、文化中心、佳华小区等项目。打通县城过境路和文彩路瓶颈,以畅通、便捷的路网,将老城区、文彩片区、党校保障性住房小区融为一体,拓展县城发展空间。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启动数字城管工程,开展城区非法用地和违章建筑专项清理整治,清理规范城区各类建设行为。深入推进国家卫生县城、国家园林县城、国家森林城市创建工作,提升县城品位。

  建设美丽乡村。完善县域副中心道路、广场、电力、通讯、加油站、农贸市场等基础设施。深入推进城镇综合改造,建立完善安全饮水、环卫保洁、绿化亮化和农村道路养护等长效管理机制,提升城镇公共服务水平。统筹农业产业、基础设施、环境治理、库区移民、一事一议等项目资源,重点打造曾家琉璃、钟宝旧城美丽乡村示范村,统筹推进洪石桃花、曙坪阳安等9个美丽乡村示范村创建。实施农村中低压电网、弱电线路规范提升和重要节点、重点路段环境综合整治,治理乱堆乱放、乱搭乱建、乱丢乱倒“六乱”问题。结合“三联全覆盖贴心服务”工程,以美丽镇坪建设为载体,以双创和精神文明创建为抓手,完善奖惩激励、教育引导、自治监督工作机制,引导城乡居民摒弃传统生活陋习,大力倡导说文明话、走文明路、做文明事,努力形成邻里和睦、尊老爱幼、遵纪守法、移风易俗的良好社会风尚。

  (六)加强生态建设,持续优化生态环境。扎实开展国家主体功能区试点示范,保护青山、绿水、蓝天。

  加强生态环境治理。提升县城垃圾填埋场、污水处理厂运营管理水平。推动镇区内生活垃圾清扫、收集、清运市场化运作、一体化管理,建立户收集、组集中、村中转、公司统一清运处理机制。建成曾家、牛头店、曙坪、华坪等4个区域垃圾场,建立区域垃圾收集处理合作机制。完善县城污水管网系统,确保污水收集率达95%以上。实施“丹治”、中小河流治理、农村社区微动力污水处理等项目。深化农村面源污染治理,继续推进农村改厕,支持园区和养殖大户开展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鼓励使用农家肥、有机肥,保护和改良土壤环境。

  加快生态工程建设。以省级生态县创建为抓手,大力实施林业生态修复,启动新一轮退耕还林,完成人工林森林抚育2.4万亩、封山育林0.5万亩,推进农村社区和曙桃路、曙双路沿线绿化升级工程,完成绿化造林1.2万亩。加快实施退耕还林后续产业、经济林基地建设、特殊用材后备资源储备等项目,围绕山林经济发展,建设特色经济林基地1万亩。建立生态资源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机制,启动环境监测站建设,提升空气质量、水质和森林环境监测能力。大力推进公共机构节能工作,创建国家公共机构节能减排示范县。

  严格生态资源保护。认真落实《加强环境资源保护实施生态立县的决定》,建立环境损害惩治制度,加大执法力度,从源头上防止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严格林地征占用和限额采伐管理,严厉打击破坏野生动植物资源违法行为。开展以南江河为重点的河道综合整治,清理河道乱采乱挖、乱占乱建行为。强化水政执法监管,严格实行取水、用水审批许可制度,全面落实“河长”责任制,继续实行南江河禁渔保护,加强水电站生态基流实时监控管理,确保南江河出境断面水质稳定在Ⅱ类标准以上。

  (七)保障改善民生,提升群众幸福指数。始终心系群众冷暖,加大民生投入,让发展成果普惠群众。

  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深入创建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启动县高中教学楼、教师周转房项目,强化学生上下学乘车安全监管和学校周边环境整治,加强师德师风教育和师资队伍建设,强化教育督导管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统筹推进医疗保障、医疗服务、公共卫生、药品供应、监管体制综合改革,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和计生服务。深入推进省级文化先进县创建工作,实施地域文化挖掘、乡土文化培育、文化社团组织发展工程,开展形式多样、健康向上的群众性文体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健全社会化服务平台,推动城乡公交、城乡基本养老和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法律援助、幼教服务、项目评审监管等事项通过合同、委托等方式向社会购买。高度重视老干部工作。切实做好国防动员和民兵预备役工作,争创全省双拥模范县。协调推进外事侨务、统计、保密、档案、方志、人防、气象、妇女儿童等各项社会事业发展。

  提高社会保障能力。完善创业扶持政策,形成政府激励创业、社会支持创业、劳动者勇于创业的新机制,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提高社会保险服务功能。规范住房公积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加强劳动监察执法,实行用工实名登记和工资支付动态监控制度,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健全社会救助体系,保障特殊困难群体的基本生产生活需求,实现城乡低保、农村五保应保尽保。推进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强力推进精准扶贫。紧扣“创新机制、整合资源、激活要素”三大关键,推进“一村一策、一户一法”,全域实施精准扶贫。完善贫困户产业发展入股分红机制,落实精准产业扶贫措施,实现3000贫困人口脱贫。统筹定点扶贫、联县扶贫、驻村扶贫等社会扶贫资源,实施帮村扶贫项目20个以上,完成整村脱贫7个村以上。实行精准搬迁、精细管理、精确施策,新建和续建搬迁安置点13个,建成安置房600套。

  办好民生实事。投资1.2亿元办好“十件”惠民实事。1.建成县城幼儿园、白家幼儿园,启动建设钟宝幼儿园,解决1100名儿童就近入园问题,实现全县各镇公办幼儿园全覆盖。 2.实施农民实用技术培训和贫困家庭学生免费职业教育工程,全力推进职业教育事业发展,提高农民增收致富能力。3.支持贫困户和小微企业发展,扶持贫困户和小微企业200户以上,落实产业扶贫和创业贴息贷款2500万元以上。4.实施县城供水改造工程、应急备用水源工程、天然气门站建设工程,为县城居民提供更安全的用水和更实惠的用气保障;建设联村供水工程12处,解决4000群众饮水困难问题。5. 推进城乡客运一体化,新增城乡公交车15辆、城市出租车10辆,缓解群众乘车难问题。6.开工建设县城停车场2个以上,新增停车位300个以上,缓解县城停车难问题。7.实施老街风貌改造,建设老街“好吃一条街”。8.启动“两馆一院”工程,配置城乡群众文体设施40套,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提升全民身体素质。9.建设保障房1000套,切实改善群众住房条件。10.完成党校路拓宽改造项目,实施党校路沿线环境综合整治工程,为沿线1000余户群众提供更加便捷的出行条件;新修便民桥10座,解决部分群众出行难问题。

  (八)创新社会治理模式,努力构建社会和谐。坚持系统治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鼓励和支持社会各方面参与,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自我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

  创新社会治理体系。健全民生民情工作室网络,培育发展商会类、科技类、慈善类、社区服务类等社会组织,强化各类经济合作社的自治管理功能,激发社会组织活力。完善农民理事会、村务监督委员会、村民权益委员会等村民自治组织,健全村规民约,提高农民自我管理、服务和发展水平。强化工会、妇联、工商联、共青团、残联、科协、文联、慈善协会、民族宗教等组织的社会治理职能,鼓励和支持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社会治理。

  创新社会治理方法。坚持依法治理,深入推进“六五”普法,全面开展“法律七进”宣传教育活动,推进全民守法,在全社会形成人人守法、依法办事的法治氛围。建立涉法涉诉信访案件依法终结制度,依法打击缠访、闹访、非正常访和扰乱公共秩序行为。开通“政务服务热线”和网上信访,开展网络问政、公民代表走进政府等活动,坚持群众点名领导接访制度,实现社会治理“双向互动”。深入推进政务信息公开、村务公开,完善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建立官方信息发布平台,及时、准确公开和回应群众关心、关切的热点问题,推进社会治理公开、透明。扎实推进平安创建活动,健全矛盾纠纷调解“三调联动”工作体系,有效化解社会矛盾纠纷。

  创新工作推进机制。建立县、镇、村社会治理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全面推行网格化管理模式。整合政务服务网络平台资源,逐步推行电子政务。深入推进省级食品放心县创建工作,争创全省食品药品诚信体系试点县,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追溯制度。加强矿山、道路交通、建筑施工、危险化学品、人员密集场所等重点行业领域监管,实现安全生产“双下降、双确保”工作目标。加强应急体系和综合救援队伍建设,落实防汛、防滑、防火工作责任,提高突发公共事件处置能力。

  (九)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提高依法履职能力。持续改作风、提效能,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和执政能力。

  坚持依法行政。严格按照法定权限行使权力、履行职责,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改革、破解难题、加快发展的能力。健全执法方式评估机制,促进公正、公平执法,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完善重大事项集体决策、专家咨询、社会公示和听证制度。进一步深化重点经济领域改革,依法清理规范行政审批及公共服务项目,公布权力清单和运行流程。坚决执行县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决定,自觉接受人大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提案。深入推进政务公开,强化监察、审计等政府内部监督,主动接受群众和舆论监督。

  坚持高效施政。建立“问题导向、目标管理”的政府工作机制,严格执行“县政府政务督查制度”,推行“工作安排登记制、督促检查公示制、任务完成销号制”,做到任务明确、责任到人、一抓到底。创新考评机制,推行分类考核与差异化考核,最大限度激发广大干部争先的意识、创新的潜能,提高干部干事的本领、成事的能力。探索搭建“12345”便民咨询和投诉平台,切实解决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问题,增强群众对政府的信任感。

  坚持实干勤政。坚持“干字当头”, 建立重点工作公开承诺办理制度,将工作责任主体、工作目标和时限要求公之于众,接受广大群众监督、评判。严格执行作风建设有关规定,从严管理干部队伍,重点整治“庸懒散慢”和推诿扯皮行为,营造实干氛围。围绕生态环境、重点产业、重大项目、民生实事等重点,完善“领导包抓、部门负责、一抓到底”的工作推进机制,坚持做到看准的不松手、干不成的不放手,用愚公移山的精神去抓落实,一门心思、一以贯之、一件一件干、一项一项抓,确保干出成效、干出精彩、实现目标。

  坚持廉洁从政。严控一般性支出,勤俭办一切事。严格遵守中央八项规定和“六条禁令”,持续反对“四风”,坚持用制度管人管权管事,不断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深入开展政风行风建设,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持续优化发展环境。严格落实“一岗双责”责任制,深化廉政风险防控,依法对行政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强化对工程建设、政府采购、土地出让、资产处置、政府债务、行政审批、招投标等重点领域的监管和审计,严厉惩治腐败行为。

  各位代表,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面对全县人民的期盼,我们深感肩上的担子沉甸甸,不敢懈怠;我们深知镇坪的发展慢不得,必须加快。让我们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 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和支持下,以奋勇争先的雄心壮志、奋发图强的坚强意志、奋进赶超的昂扬斗志,齐心大干,加快发展,为建设美丽富裕新镇坪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