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612428-0025-0004-2015-1370 发布文号: 镇政办发〔2015〕107号
公开日期: 2015-07-29 公开目录: 执行公开
有效性: 有效 公开形式: 主动公开

镇坪县整县推进精准分类如期脱贫工作方案

  为全面落实中省市关于精准扶贫工作的各项部署,增强精准扶贫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变“大水漫灌”为“精准滴灌”,特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原则

  一是坚持全面覆盖。落实专人,协调项目,筹措资金,从村、户、人三个层面实现帮扶全覆盖,着力破解长期制约发展的基础设施瓶颈,有针对性的解决各户致贫的关键性因素,满足个人在自力更生中的需求,进一步完善公共服务配套,引导形成良好的民风和社会秩序。

  二是坚持分类施策。根据贫困户的实际困难和致贫根源,按照“扶贫促发展、低保保生存、健康促小康”的思路,采取有针对性的帮扶措施,因户施策,多措并举,切实让“能扶的富起来,需保的保起来,有病的好起来”,实现居有其所,富有其业,病有所医,学有所助。

  三是坚持注重实效。坚持帮有实策、扶有实效,一步一个台阶,一年一个目标,一户一户“挪穷窝、换穷业、拔穷根”,让贫困村彻彻底底发生转变,贫困户实实在在得到实惠,稳定脱贫致富,如期实现“两不愁四保障”。

  四是坚持均衡发展。坚持专项、行业、社会力量三位一体,基础完善、产业培育和能力提升齐头并进,自我发展、社会保障、结对帮扶综合运用,富裕户、贫困户、低保户各尽其力,均衡发展,缩小贫富差距,减少政策依赖,避免“被增收”、“纯供养”等不公平不公正现象发生。

  五是坚持试点示范。坚持试点先行、示范带动,确定每个镇1个村重点推进建设,建成全县精准扶贫工作的典型,以点带面,带动全县精准扶贫同步发展,如期脱贫,同步进入小康社会。

  二、目标任务

  (一)总体目标。在稳定解决温饱的基础上,确保扶贫对象实现“两不愁,四保障”(即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义务教育、基本住房、医疗和养老)目标。农村贫困群众人均纯收入增长幅度高于全县平均水平,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接近全县平均水平,不断扭转发展差距扩大趋势,为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基础。

  1.村级目标:

  基础设施。提升镇村道路等级,实现组组通硬化公路;完成农网改造,实现同网同价、户户通电;生产生活用水得到解决,90%以上农户吃上安全卫生饮用水。

  增收产业。至少有一个带动辐射较强的龙头企业或专业合作社,至少有一个形成规模的特色优势产业,增收产业收入占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40%以上,到201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0000元以上。

  人居环境。消除危居、危房、无房户,砖混结构居民达到70%以上,安全住房有保障。室内、院坝硬化,院落绿化,厨、厕、圈全面改造,达到卫生标准。

  公共服务。有村委会活动室、文化活动场所、村级卫生室及环境保洁公益设施,通讯、广播、电视入户率和宽带通村率达到100%;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0%以上,初中毕业生全部升入高中、职中或中等专业技术学校,贫困户家庭大学生得到助学补助,95%以上的农户至少有一名主要劳动力受到实用技术培训,掌握一至两门致富技能;农民养老保险参保率、新型合作医疗参保率达到100%,计划生育家庭优惠政策全覆盖,低保户应保尽保,五保户集中供养。

  班子建设。两委会班子齐全、坚强有力,工作机制健全、制度完善,发展规划科学、目标明确,惠农政策到位、群众满意,管理民主、乡风文明。

  扶贫成效。贫困村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率超过全县平均增长水平,贫困发生率下降到10%以下,90%以上贫困户脱贫。

  2.贫困户目标:

  收入有保障:有稳定收入来源、人均纯收入达到5000元以上,纯收入中工资和家庭生产经营收入占80%以上,年收入增长不低于10%。

  住房有保障:居住地交通便利、地质安全、房屋质量符合标准,人均住房面积在20平方米以上,室内、院坝硬化,院落绿化,厨、厕、圈全面改造,达到卫生标准。

  设施有保障:有出行方便道路,有安全卫生饮水,有同网同价稳定电,有通讯、广播、电视等信息化畅通条件。

  教育有保障:适龄儿童全部接受九年义务教育,初中毕业生全部升入高中、职中或中等专业技术学校学习,大学生得到助学补助,家庭主要劳力接受实用技术培训,掌握一至两门致富技能。

  医疗有保障:全部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有就近、及时就医条件,大病有救助。

  养老有保障:全部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低保户应保尽保,五保户集中供养。

  (二)总体任务。用3年时间(2016-2018)解决全县45个贫困村6426户17264人的贫困人口的稳定脱贫问题,全县及各村贫困发生率下降到10%以内。人均纯收入由2014年底的7295元增加到2018年底的10000元以上。      

  三、重要内容

  (一)一个载体。

  以“三联全覆盖贴心服务工程”为载体,全面落实精确化、个性化帮扶,促进帮扶措施向贫困人口聚焦,真正变“大水漫灌”为“精准滴灌”。按照精准扶贫工作要求,每村至少落实一个驻村单位,原则上驻村工作队是一定三年,驻村单位的每名党员干部都要和派驻村的贫困户结对帮扶,引导农业园区企业、当地能人大户和基层党员结对帮扶。当年脱贫的贫困户一定要有干部帮扶,可根据单位干部人数情况,灵活实行“一对一”、“多对一”、“一对多”帮扶。确保每个贫困村都有驻村工作队,每个贫困户都有帮扶责任人。(由基层办牵头,县扶贫局协助制定贴心服务精准帮扶实施方案)

  (二)五个精准。

  1.精准核实。按照精准扶贫的总体要求,扶贫方式由“大水漫灌”向“精准滴灌”转变,不断提高扶贫实效。综合分析贫困家庭收入、住房等实际状况,准确识别贫困户和贫困村的基本情况,全面精准完成全县45个贫困村,6426户17264人的贫困人口的精准识别和建档立卡工作,做到户有卡、村有簿、镇县有档,确保底子清、问题清、任务清。(由各帮扶部门牵头,各镇村协助)

  2.精准分类。通过贫困户建档立卡系统数据,认真梳理甄别出全县贫困村、贫困户主要有十大致贫原因,针对十大致贫原因,精准找出脱贫措施:对贫困村无主导产业的,引导发展致富主导产业;对贫困村交通、饮水、电力设施落后的,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对公共服务设施差的,配套相关服务设施;对因病等原因陷入暂时性贫困的,提供临时救助;对因残的,但还有一定劳动能力的,引导发展能力范围内的产业,进行适度补助;对没有劳动力等原因造成常年生活困难的,提高最低生活保障水平;对危房户、土坯房和不具备就地脱贫条件的,实行移民搬迁,对特困户实施“交钥匙工程”,对五保户实行集中供养;对因学致贫的,按照有关政策给予救助或减免学费;对孤寡老人,智障患者等原因,由政府兜底保障其基本生活,通过逐个号脉,找准症结、选定药方,确定贫困户的脱贫项目,为制定更加精准的扶贫措施提供依据。(由各帮扶部门牵头,各镇村协助)

  3.精准施策。按照贫困户的致贫原因和发展意愿,精准分类,落实十项扶贫项目,确保贫困村、贫困户如期脱贫。

  产业扶贫。按“一村一企一基地,一户一法一产业”的产业发展模式,确保示范村至少有一个企业进驻或覆盖,建设一个能带动全村贫困户脱贫致富的产业基地和专业合作社。在企业和基地的带动下,根据每户贫困户的实际情况和发展意愿,因户施策,确定每户贫困户都有产业增收项目和扶持措施,确保贫困村、贫困户稳定脱贫,同步进入小康。有自主发展能力,有产业发展基础户,缺少资金的户,采取产业贷款贴息、直接补助奖励扶持;有发展意愿,缺少资金和技术的户,与园区合作,签订协议,政府给予一定奖励扶持;无资金、无技术、缺智力户,政府出资入股企业和园区,与园区签订协议,直接分红,优先考虑在企业和园区务工赚钱。(由县扶贫局牵头,县农业局、县林业局、县科技局、县文旅广电局协助制定产业扶贫实施方案)

  设施扶贫。按照“缺啥补啥”的原则,捆绑行业扶贫资金,从路、电、水、堤、桥、环保、活动室、卫生计生室、堰渠、排污、通信等方面进行建设,做到所有项目到村到户,有效改善贫困村和贫困户居住的基础设施条件。(县交通局、县电力局、县水利局、县环保局、县卫生局、县计生局、县住建局等部门制定各自行业扶贫实施方案,县扶贫局协助)

  智力扶贫。坚持以人为本,推进人力资源开发,促进劳动者素质快速提升、贫困家庭稳定就业、农村人口加快转移,推动本村经济加快发展、贫困人口加快脱贫。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提高转岗能力、创业能力和再就业能力,培养一批创业致富能手,实现贫困户每户有1个致富能手。大力开展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和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工程,重点以从事农业生产为主的贫困家庭青壮年农民和“两后生”(初中毕业生和高中毕业生)为主要培训对象,使农村贫困家庭主要劳力掌握1-2门农业实用技术。(由县人社局牵头,县扶贫局协助制定智力扶贫实施方案)

  移民扶贫。抓住陕南避灾扶贫移民搬迁的政策机遇,加快推进贫困村、贫困户的搬迁进程。一是确定每个贫困村或就近有一个集中安置点,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差的贫困村和户采取就近搬迁进集中安置点。二是实施“交钥匙”工程。对居住在土坯房的低保户和贫困重度残疾人户等列入“交钥匙”工程。三是实施旧房改造工程。对居住在土坯房的低保户、五保户和无能力建房,又不愿搬迁的,且房屋无不安全隐患的进行旧房改造。(由县搬迁办负责制定扶贫搬迁实施方案)

  教育扶贫。摸清全县各村的贫困户适龄儿童底子,确保贫困人口子女都能接受良好的基础教育,切断贫困代际相传的根源。对中小学生实行义务教育,对贫困家庭高中生实行免费教育,并适当给予一定生活补助,对贫困家庭大学生给予不少于5000元补助。(由教育局牵头,县扶贫局协助制定教育扶贫实施方案)

  社会扶贫。一是构建社会帮扶力量与扶贫对象面对面直接沟通衔接的桥梁与纽带,引导社会力量对贫困村、贫困户进行精准化帮扶,通过带信息、带项目、带市场、带技术等多种途径,帮助贫困村贫困人口脱贫致富。二是完善社会扶贫工作机制。广泛动员社会各界捐款捐物,帮助贫困村和贫困人口解决面临的现实困难,促进社会力量参与扶贫。三是以干部驻村联户扶贫为重点,继续巩固扩大定点扶贫、企村结对。(由县扶贫局牵头,县政府办、县慈善协会、县红十字会等部门协助制定社会扶贫实施方案)

  兜底扶贫。要进一步完善制度设计,通过养老保险、医疗保险、五保供养、农村低保、新农合、社会救助和慈善事业等途径,对贫困户实施“兜底”保障,特别要统筹解决因病因灾返贫和无劳动能力、残疾人员、无依无靠鳏独孤寡人员的扶贫解困问题,保障没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基本生活。贫困村内社会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全覆盖。因病的实施大病救助,因残的实施残疾人补助,年老的给予高龄补助,五保户集中供养,低保户适度提高低保补助。(由县民政局牵头,县残联、县养老经办中心、县医保办等部门协助制定兜底扶贫实施方案)

  信息扶贫。实现扶贫信息与各类涉农信息系统资源共享。村上确定1-2名有文化、懂信息、能服务的信息员,加大培训力度,提高信息获取和服务能力。(由县扶贫局牵头,各镇协助)

  文化扶贫。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强村文化活动室和农家书屋等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力度,利用各种活动场所,积极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每个贫困村要有文化活动室、农家书屋和社区活动中心。(由县文广局负责制定文化扶贫实施方案)

  文明建设扶贫。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开展文明创建活动,丰富活跃村级文化生活,加强以村党支部为核心的基层组织建设,完善村民自治制度,加大法制宣传教育,提高“村两委”班子带领群众脱贫致富能力,增强村级自我管理能力,努力把重点贫困村建成富裕、民主、文明、和谐的新农村。(由县文明办负责制定文明建设扶贫实施方案)

  4.精准管理。构建县镇村户四级网络信息化管理体系,制定贫困村、贫困人口的脱贫规划和年度计划。实行一次规划,分年实施,确定每个贫困村和贫困户的脱贫时限,依托信息系统对贫困村、贫困户实施全程、实时、动态监测,开通扶贫信息户到村、村到镇、镇到县、县到市直至中省的信息传递与反馈直通车。对贫困信息系统落实专人管理,确保脱贫一村消号一村,脱贫一户消号一户,提高精准扶贫成效。(县扶贫局负责网络管理系统建设和县级系统维护,各镇负责系统更新)

  5.精准考核。对落实的帮扶内容,蹲点督促、日常催办、集中检查、跟踪问效相结合,确保帮扶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积极将帮扶工作动态向扶贫开发工作领导小组进行汇报,自觉接受领导小组和各级各部门的检查指导,争取更多的支持和关注。将驻村工作纳入对单位和个人的年度目标责任考核,考核结果作为评先树优的重要依据,作为评价、奖惩和使用干部的依据。(由县考核办法牵头,县法制督办室协助)

  四、方法步骤

  (一)制定完善工作方案(8月1日至5日)。

  各村扶贫工作组按照精准扶贫工作要求,结合各村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精准扶贫工作实施方案,并将实施方案和调整后的工作组名单于8月5日前报县扶贫局备案。

  (二)摸底分类(8月5日至8月15日)。

  1.入户核实。在原贫困建档立卡基础上,进一步核实贫困户的基本情况和致贫原因,摸底核实时必须做到进村入户见人,做到有摸底表,有电子照片(家庭成员,住房状况,周边环境等)。

  2.分类汇总。根据致贫原因,将贫困户分类汇总。

  (三)制定脱贫计划(8月15日至8月20日)。

  按照贫困户致贫原因和发展意愿,确定贫困村、贫困户的发展项目,制定脱贫计划,确定发展目标、帮扶措施和脱贫时限,以及结对帮扶责任人。

  (四)组织实施(8月20日)。

  按照精准扶贫的工作要求,驻村工作队按照贫困村的按照规划和实施方案组织项目实施。

  (五)考核验收(11月30日)。

  每年年底对各镇、各驻村工作队和工作队员进行考核,考核通过实地走访、座谈和脱贫情况赋分,按照贫困村贫困的脱贫时限,对到脱贫年限的贫困村贫困户对验收确认。

  五、保障措施

  (一)落实责任。坚持县牵头抓总、镇具体实施、行业部门各负其责,驻村工作组统筹推进的管理体制,建立片为重点、工作到村、扶贫到户、精准到人的工作机制,实行党政一把手负总责,把扶贫对象脱贫增收效果作为目标责任考核的重要内容。调整充实全县精准扶贫工作领导小组,由县政府有关领导任组长,相关部门为成员,全面保证精准扶贫工作的财力、人力、物力。统筹推进全县精准扶贫工作。联镇县委常委为所联镇第一责任人,各镇党政一把手为具体责任人,负责本镇精准扶贫工作协调推进,镇联村领导、联村部门一把手为村扶贫工作第一责任人,具体负责村规划制定,年度计划推进实施。各联户干部为贫困户脱贫具体负责人,负责贫困户按规划如期脱贫。各行业部门负责行业项目规划、申报、实施。

  (二)形成工作合力。驻村扶贫工作队积极发挥“营养滴管”作用,积极依靠镇坪县相关部门,与县扶贫部门、镇党委政府、村委会、村干部及农户形成工作合力,调动各部门工作积极性,定期召开扶贫工作联席会议,定期研究工作计划,积极落实有关项目,探索破解工作难题,交流帮扶工作经验,提高工作整体效果。本着“突出重点,缺啥补啥”的原则,选准建设项目,积极协调,整合资源,捆绑项目资金,集中解决路、房、水、电、讯等基础公共设施和主导产业发展问题。充分发挥部门职能优势和专长,从自身管理项目中安排建设资金,从单位工作经费中挤出帮扶资金,从相关部门协调项目资金,多渠道为贫困村建设提供资金保障。积极组织动员机关干部职工、村组干部、党员、各类经济实体、能人大户结对帮扶,开展送温暖、献爱心、捐资助学等活动,切实解决贫困户实际困难。引导贫困村干部和贫困户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主人翁精神,增强发展积极性,早日脱贫致富。

  (三)加大考核力度。县建立精准扶贫工作考核机制,以贫困村、贫困户稳定脱贫标准任务为考核依据,制定严格的脱贫指标奖惩办法,县对镇、镇对村建立年度脱贫指标考核制度,年度考评至少抽查50%的脱贫村,20%的脱贫户进行逐村逐户核查,实行严格的量化考核,将考核结果作为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目标责任考评的重要依据。同时扶贫部门要建立专项工作考核办法,对扶贫信息系统的信息录入、动态管理及数据质量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与扶贫开发工作考核挂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