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612428-0025-0016-2017-2620 | 发布文号: | 镇政办发〔2017〕42号 |
公开日期: | 2017-03-15 | 公开目录: | 政府办文件 |
有效性: | 有效 | 公开形式: | 主动公开 |
各镇人民政府,县政府各工作部门、直属事业单位:
《2017年全县金融工作要点》已经县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镇坪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7年3月15日
2017年全县金融工作要点
2017年,全县金融工作要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关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部署,按照“追赶超越”工作要求,主动适应新常态,充分发挥金融在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中的“稳定器”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的“助推器”作用,促进县域经济社会各类融资规模稳定增长,加快推进企业直接融资,加强风险管控,确保不发生区域性金融风险。根据中省市对金融工作的有关要求,结合我县实际,制定2017年全县金融工作要点。
一、工作思路
紧紧围绕打好“四大硬仗”的总体安排,坚持以普惠金融示范县创建为中心,以扩大银行有效信贷投放和发挥政策性金融扶贫引领作用为主线,夯实金融强县、金融扶贫、金融助企、金融惠民四大重点,聚集脱贫攻坚、重点项目、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小微企业、社会民生等六大领域,全面提升金融服务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着力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效率,不断畅通金融血脉,为助推全县脱贫攻坚和实现追赶超越目标提供坚实的金融支撑。
二、工作目标
(一)激活信贷市场。通过完善机制,搭建平台和“桥梁”,督促引导银行扩大有效信贷投放,各项贷款增长25%左右,存贷比力争年末达到60%左右,当年实现银行净投放各项贷款不低于4亿元,余额突破13亿元。
(二)加强政策性金融支撑。加强与国开行、农发行等政策性银行的衔接,重点对棚户区改造、贫困村基础设施、人居环境改善、特色小镇、旅游产业等项目的包装,确保当年争取政策性贷款不低于5亿元。
(三)丰富金融业态。完成设立1家融资担保公司;县农商行、邮储银行各新增1家营业网点;县财保公司新增设1个“三农”保险服务办公室、县人寿公司新增设1个营销服务部。
(四)发展普惠金融。积极创建普惠金融示范县,全面规范金融便民服务点建设,大力推进金融服务全覆盖;加大“5321”金融扶贫贷款和创业促就业小额担保贷款工作力度,搭建良好的银企合作平台,有效满足各类市场主体的金融服务需求;持续加大对民生金融的支持力度。
(五)推进企业上市和挂牌。扶植县内1家企业在资本市场主板上市、1家企业在新三板挂牌。
(六)强化保险服务和支撑功能。发展保证保险,探索特色农产品保险试点,促进政策性农业保险提标扩面,助推产业发展;推广农村小额扶贫保险,力争农户覆盖面达60%左右,建档立卡贫困户实现全覆盖。
三、重点任务
(一)强化金融扶贫,助推脱贫攻坚
1.发挥政策性金融扶贫引领作用。全力协调争取国开行、农发行等政策性银行的支持,高质量包装和积极申报棚户区改造、贫困村基础设施、人居环境改善、特色小镇和产业园区、旅游扶贫开发等政策性金融扶贫支持项目,发挥政策性银行对金融扶贫的主导和引领作用,确保当年争取国开行、农发行政策性金融扶贫贷款资金不低于5亿元。(各相关部门、市农发行岚皋支行、县金融办)
2.精准金融施策,助推“万众创业”。加大“5321”扶贫贷款投放力度,对有产业发展和贷款意愿,具备一定还款能力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实现应贷尽贷,满足建档立卡贫困户的生产、创业等贷款需求,全年新增投放不低于3000万元;充分发挥小水电扶贫担保基金作用,对符合水电站库区范围内的在册小水电移民户、贫困户和扶贫龙头企业发展产业,优先给予信贷支持,全年发放小水电扶贫担保贷款不低于2000万元;切实加大创业促就业担保贷款投放力度,全年新投放创业促就业担保贷款不低于2000万元。(县扶贫局、移民局、水利局、人社局、银行金融机构)
3.拓展普惠金融服务的广度和深度。按照《陕西省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规划(2016-2020年)实施方案》文件精神和市政府普惠金融工作要求,积极争创普惠金融示范县,支持各金融机构在县域设立网点、布设电子机具,推进农村金融便民服务站、金融代办点等建设,力争年内县农商行、邮储银行各新增1家营业网点;县财保公司在曙坪镇新增设1个“三农”保险服务办公室,县人寿公司在钟宝镇新增设1个营销服务部,逐步形成辐射全县的保险便民服务点。引导金融机构积极履行社会责任,进一步提高金融服务质量,为脱贫攻坚提供坚实的金融支撑。(县金融办、银行金融机构、保险公司)
4.全力实施保险精准扶贫。精准对接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的保险需求,提高贫困人口抵御风险能力,充分发挥保险的风险保障和经济补偿功能;大力发展贷款保证保险,为贫困户发展产业融资提供增信服务。县财保公司要探索特色农产品保险试点,确保政策性农业保险提标扩面;县人寿公司要继续将农村小额扶贫保险作为新农合的配套服务产品,力争农户覆盖面达60%左右,建档立卡贫困户实现全覆盖。(县扶贫局、金融办、保险公司)
(二)强化信贷投放,夯实金融支撑
1.有效扩大银行信贷投放。进一步完善政府对金融机构支持地方经济发展考核奖惩办法,完善激励与约束措施,调动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投入,助推脱贫攻坚和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积极性;组织开展“行长下基层、银企面对面”对接活动,促使银企对接经常化、常态化,推动银行提升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县金融办、银行金融机构)
2.构建合力有效的金融支持体系。各银行要根据业务定位及自身特点,发挥互补优势,逐步形成政策性金融、商业性金融、扶贫互助资金协会和保险机构协调配合、共同参与的金融扶贫格局。县农行要充分发挥“三农”金融事业部作用,建立金融扶贫长效机制,加大信贷投放支持“三农”的力度;县农商行要发挥支农金融主力军作用,真正做到贴近农民、扎根农村、做实县域;县邮储银行要强化网点功能建设,积极开拓小额贷款业务。同时,加强与县外西安银行、长安银行等商业银行的联系,力促形成金融助推县域经济发展的合力。(县金融办、银行金融机构)
3.加强信贷政策与产业政策协调配合。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全县生态旅游、中药健康、富硒养生、绿色能源等主导产业的信贷支持力度,开发适合县域产业发展的金融产品,助推县域经济突破发展,为富民强县提供更高效、更实惠的金融服务。(县金融办、银行金融机构)
(三)强化问题导向,破解民营企业融资难
1.开启“政银担”合作新局面。加强与市财信融资担保公司合作,6月底前完成设立市财信融资担保公司镇坪分公司,健全县域投融资体制,通过政府、银行、担保机构三方合作,逐步有效缓解民营企业融资难问题。(县财政局、金融办、银行金融机构)
2.深化“银税”、“银保”合作新机制。建立镇坪县银税合作联席制度和银税信息共享平台,深化银税合作,创新和完善适合本县实际的“诚税贷”、“税贷通”金融服务产品;充分发挥保险机构在企业融资中的作用,加强银行机构与保险公司的合作,创新保险产品,为企业融资提供增信服务。(国税局、地税局、保险公司、银行金融机构)
3.稳步推进“三权”抵押贷款工作。建立完善配套机制,做实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住房财产所有权及宅基地使用权、林权“三权”抵押登记、评估、抵押物处置、风险补偿配套改革,盘活农村资源、资金、资产,增加农业生产中长期和规模化经营的资金投入,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和农业现代化加快发展。(县金融办、农林科技局、国土资源局、银行金融机构)
4.设立企业金融顾问。建立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和小额贷款、融资担保公司等地方融资机构与中小微企业“一对一”帮扶的金融顾问制度,提供量身定制的精准金融服务,给企业“送政策、送资金、送服务”,切实为小微企业排忧解难。(县金融办、县经贸局、银行金融机构)
(四)强化金融创新,不断拓宽融资渠道
1.创新金融服务与产品。创新信贷模式,健全“企业+农户+保险+信贷”农村金融服务模式,提高农村金融服务集约化水平;探索茶园、中药材等农业园区抵押,订单、仓单、应收账款、知识产权质押等方式为农业产业链提供融资。(银行金融机构、保险公司)
2.稳步推进扶贫互助资金协会建设。充分发挥互助资金协会的区域性融资平台作用,加强对现有互助资金协会稳健运行的监管和指导,稳步推进金融服务空白区域建立互助资金协会。2017年,新组建7个扶贫互助资金协会。(县扶贫局、各镇)
3.推动企业直接融资。加快推进规模企业规范化公司改制工作,邀请具有证券从业资格的中介机构和专家举行1次专题培训,引导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建立企业挂牌上市信息库,鼓励和支持企业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和区域性股权市场挂牌交易,促进我县企业进入多层次资本市场进行直接融资。扶植县内1家企业在资本市场主板上市、1家企业在新三板挂牌。(县经贸局、金融办)
(五)强化风险管控,维护区域金融稳定
1.全面深化信用体系建设。深入推进信用体系建设,在全社会树立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的信用导向。加强金融机构与司法部门的联系互动,依法严厉打击逃废金融债,恶意逃贷、骗贷,赖账不还等行为,营造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县检察院、法院、发改局、金融办、公安局、司法局、市场监管局)
2.扎实开展打击非法集资及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加强舆论宣传引导,严厉打击非法集资,认真排查风险隐患,全面掌握风险动态,及时报告风险线索,有效防范互联网金融风险,维护金融健康发展。(县金融办、公安局、市场监管局)
(六)强化金融联动,提供组织保障
1.组织召开政银企对接座谈会。每季度开展一次政银企对接合作洽谈会,加强与政策性银行、县内外银行协调,建立有效的政银企沟通机制,定期通报中小微企业和全县重点项目融资需求,促进银企对接合作。(县金融办、县经贸局)
2.组织召开全县金融工作会议。每半年召开一次全县金融工作会议,研究解决经济金融协调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分析当前金融工作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安排部署下半年全县金融工作。(县金融办)
3.组织召开金融知识培训会。每年举办一次金融大讲堂,邀请金融专家分层次为全县领导干部、企业开办金融知识专题辅导,提升领导干部运用金融抓经济的能力,增强企业主利用社会资本的能力,提升广大干部群众了解金融政策,运用金融产品增强脱贫致富的能力。(县金融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