曙坪镇:新民风提振脱贫攻坚“精气神”
近年来,曙坪坚持把扶贫与扶志、扶智有机结合起来,把“展民风新貌聚力扶志扶智”主题实践活动贯穿于脱贫攻坚始终,既送温暖,又送志气、送信心,教育引导贫困群众树立自强不息、诚实守信、脱贫光荣的思想观念和感恩意识,激发群众脱贫内生动力,为脱贫攻坚增添新动力。
“农家讲堂”释放大能量
立足镇情成立由联村领导、驻村工作队长、第一支部书记、包村干部、先进榜样组成的宣讲小组,采取“宣讲场所到田间,宣讲规模到组户、宣讲内容近实战、宣讲语言用方言”的“四宣”方法,把讲堂办进屋场院子、办进农民家中、办进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家中。注重将“普通话”变成“地方话”,将“报告语”变成“家常话”,使宣讲更加符合群众口味。“要想日子喜洋洋,全村干群当自强”、“要想日日有进账,勤喂鸡鸭猪牛羊”、“要想日子赛过人,抓紧时间学技能”浅显易懂而又有理有据,让新民风教育入耳入脑入心。不漏村、不漏组、不漏户讲身边的脱贫故事、红黑案例,宣传自强不息、诚实守信、脱贫光荣、心怀感恩的观念,引导广大干部群众自强、自信、知荣辱、争当模范。截至目前,全镇共开展“展民风新貌聚力扶志扶智”主题实践宣讲150 多场次,受教育群众1万余人次。
“民风画廊”弘扬主旋律
坚持一村一特色,整合利用农户院墙资源、村级公示栏,以生动的“漫画+歇后语+快板”形式,将自强诚信感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内容“映”在墙上,打造传统美德墙、廉政文化墙、红色文化墙、孝道文化墙、文明新风墙,实现“一墙一景、一墙一品”实现各具特色的乡村文化画廊、文化广场。具有浓郁乡土人情、紧密结合农民生活的农村文化墙,既宣传了党和国家的政策,又丰富了农村群众业余文化生活,让农民群众在茶余饭后观赏书画艺术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受到了教育,使得邻里更加和睦、家庭更加团结、社会更加和谐,乡风文明程度显著提高,农村文化品位进一步提升,已成为美丽乡村建设的一张靓丽名片。现今,树立民风聚力脱贫攻坚在全镇唱响,“九要九不要”村民公约植根群众心中,脱贫内生动力全面激发。
“草根舞台”唱响富民音
把“草根舞台”作为宣传思想文化阵地,组织基层文艺骨干、乡土能人将自强诚信感恩内容编排成山歌、快板、小品、傣剧等节目搬上舞台,用群众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形式直观地进行科学理论普及,变“传统教育”为“生动说唱”,把抽象的理论讲具体、深邃的精神讲生动、宏观的政策讲实在,让群众在欢声笑语中有所感、有所思、有所悟。该镇阳安村自2015年举办首届“乡村春晚”以来,到2018年已经连续举办了四届,“乡村春晚”已成为阳安村一张靓丽的文化名片。不仅获得了“省级旅游示范村”、“省级美丽宜居示范村”等荣誉称号,还于2017年底顺利实现了整村脱贫摘帽的目标。据统计,止目前,全镇各村已举办各类文化下乡活动50余场次,受众群众达到1万余人,唱响了脱贫攻坚我先行的富民强音。
“红黑榜单”引领新风尚
在全镇开展以“诚、孝、俭、勤、和”为主要内容的“善行义举榜”建榜工作,与“最美”评选、五好文明家庭、十星文明户等评比活动相结合,将身边的典型人物、好人好事进行张榜公示,倡导文明言行,践行道德规范,让群众比有方向、学有榜样,全镇上下涌现出了刘纪明等一大批光荣脱贫示范户。坚持用村规民约规范群众行为习惯,把环境整治、文明友爱、互帮互助纳入村规民约,形成村民自管、自治新格局,引导群众自觉克服生产生活陋习,养成文明健康生活习惯,推进移风易俗,培育文明乡风。开展晒家风、亮家训、比家教活动,逐步形成自立自强、文明诚信、知法守礼的良好新风尚,形成了村村都有最美道德楷模、村村都有脱贫典型榜样。为全镇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坚强的思想保证、强大的精神力量和丰润的道德滋养。
“靶向培训”破解就业难
开展就业培训,加大创业扶持。积极争取培训项目,开展以“一村一企”和主导产业的技能培训。广泛开展“乡村好青年,传递核心价值观”进农村活动,鼓励和支持农村青年带头创业致富争当新青年,带领群众共致富,激发农村青年干事创业脱贫致富的激情。大力开展青年就业创业培训、农村电子商务人才培训等培训,鼓励和支持农村贫困青年自力更生、增收致富。充分利用镇坪县青年创业孵化基地,为贫困人员创业就业搭建共享信息、学习交流的平台。充分运用政策引导、财政支持、税收优惠、青年创业贷款、小额贷款贴息等政策,加大农村贫困青年创业扶持力度。举办致富技能培训班培训人员上万人次,使一大批贫困户更新了思想观念、掌握了文化技能知识,走上了自力更生脱贫致富路。
- 上一篇:镇坪:“五个必须”打好整县脱贫摘帽战[ 04-19 ]
- 下一篇:曾家镇:“爱心超市”全覆盖 掀起民风建设新高潮[ 04-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