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国史

改革开放话今昔 新村建设展风彩——镇坪县上竹乡庙坝村党支部书记杨群口述庙坝村改革三十年的巨大变化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19-11-05 14:11 字体:[大][中][小]

我是一名普通的党员,5年前,还是我们村上的贫困户,这几年党的政策给了我发展的机遇,在庙坝村率先建起了400平方米的饲养200头生猪的标准化正大模式养猪场,开始偿试打破传统的生猪养殖模式,实施科学养猪致了富,年收入有10多万元,在我个人富裕的同时,并带动村上的其它群众一同致富。2005年全村党员选我当支书,我勇挑重担,认真思索如何能在土地里生出金蛋蛋。带领全村人民大胆偿试,抓住有利时机,抓产业建设。现在,我们村上人的腰包逐渐鼓了起来,富裕了。回忆改革开放以来发展艰辛历程,真是感慨万千。

我们庙坝村位于发龙山脚下,呈“两山夹一谷”地貌,距乡政府驻地3.5公里,主流竹溪河由西向东纵贯全村,总面积为17平方公里。所辖8个村民小组、195户、729人,其中占有农村劳动力498人。现有耕地面积1311亩(人均1.79亩),林地20690亩,林地覆盖率81%。2007年全村人均纯收入2250元。是2002年全县启动建设的扶贫开发重点示范村,2005年被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表彰为“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先进村”,多次被省、市、县表彰为先进集体。省市县各级领导给予我们庙坝村亲切的关怀。2003年陕西副省长张伟来我村视察;2004年市委书记黄玮来我村视察药材基地;2005年副省长王寿森视察我村农业生产;2006年5月,省委书记李建国来我村视察产业大户;2006年10月刘建明市长来我村视察产业和扶贫工作。在2000至2007年一直得到市委组织部和县委组织部的帮建,曾任市委组织部的彭随义部长和现任的市委组织部的崔光华部长多次亲临我们村指导发展工作,曾任县委组织部曾中文、刘小军部长和现任王治洲部长为我们村共谋发展良策,并给予极大的投入和支持。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村走过从无到有、由小变大、由温饱到小康的里程碑。尤其是近几年,随着国家和省、市、县政府高度重视“三农”政策的贯彻落实,全面实施了扶贫开发重点村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业投入不断增大,广大人民群众得了实惠,极大地调动了农民发展农业生产的积极性。改革三十年来,农村经济稳步增长,农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基础设施、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改善;农村科教及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发展,正在向全面实现小康迈进。

看今朝,忆往昔。昔日的庙坝,正如有些老百姓所说:“山连山、沟套沟、山是光头山、沟是乱石沟”。一九七八年以前,庙坝还是一个穷山沟。那时,由于政治运动不断和在政策上的某些人为因素,严重受到计划经济的制约,农村经济一无所有。以生产队为独立核算单位,主要靠争工分吃饭。生产队实行劳力站队,每天劳动报酬五至十分不等。百分之八十五的劳力都要参加集体生产劳动,就连婚丧嫁娶也不准请假。当时,尽管高喊“抓革命、促生产”,而实际上是“上工一条龙,下地一窝风”,只图工分争到手,不管粮食有无收”。集体经济主要靠百分之十五的强壮劳动外出搞副业(烧砖瓦、割生柒、做手艺等)收入交生产队记工分,最高一年可争3000多分。年终凭劳动日参加收益分配,基本口粮采用人劳结合分得。过去庙坝三组算自然条件较好,我听老支书李厚方说,1976年年终分配时,农民一个劳动日只合二角钱左右,粮食生产由于长期处于传统耕作技术,连年欠收,每年在算分配前,先交清国家公购粮,然后留够筹备粮和籽种,剩余的才分给农民作口粮,基本上辛苦一年出头能吃八个月左右,每年春荒一至四月主要靠国家供应返销粮和野菜充饥,直到午季洋芋成熟才能缓解。基础设施建设处于空白,从县里到乡里到村上没有公路,只有一条羊肠小道,方便行走,每当下雨下雪,我们村民们只能呆在家里,要想出去,脚上就得包上棕套上脚麻子,浑身都是泥巴蛋,村上沿河两岸只有一座木板桥保证通行,逢涨大水两岸群众就彻底“断交”,学生上学,群众出行被困。逢年过节到县城购物,肩挑背磨,往返一天。70年代后期,村上建成1.5千瓦的小水电站一处,仅能解决附近部分农户的照明,也就是农民所形象的“南瓜花”。多数群众仍靠票证到当地供销社购煤油照明。人们饮水按居住自然条件,多数户都是在房屋附近的沟边、河边掏一个塘挑水吃,从没说过卫生、污染问题。那时才叫真正的“三不通”穷山村。正如老百姓所编的顺口溜“抽的是兰花烟,烤的是转转火,吃的是洋芋坨”。改革开放前,人们在穿着方面也是非常普通的,布料都是兰粗大白布,最好的料子布就是的确凉、的卡,年龄大的仍穿大衣袄,上腰裤。并提倡在穿着上“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居住条件普遍落后,沟沟叉叉住户多,砖坯瓦顶房子少,多是土墙草顶或石板房。人们对住房要求不高,只要分得开住得下就可满足。家产最贵重的有“三转一响(即自行车,缝纫机、手表、收音机)”,科教及社会各项事业停滞不前,当时,村上仅有一所破烂不堪的小学校,教学设施极其简陋,天晴太阳照进屋,下雨雨点淋到头。医疗卫生村上不健全,小毛病靠游医,找些草药单方,真正患了病还得到乡送县治疗,缺医少药时有发生。农村文化娱乐生活仅靠县电影队、文工团下乡演出,但由于集体积累缺乏以村组包场甚少,主要靠群众自发性自编自演文艺节目到田间、地头、家庭、院落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和当地好人好事,来活跃农村文化娱乐生活。

经过近三十年来的改革与发展,我们如今的庙坝村,在几届村支部、村委会班子带领全村人民,从村情实际出发,抓住西部大开发良好机遇。发扬艰苦奋斗精神,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正阔步迈向富裕新村的康庄大道。

——农村经济稳步增长,农民收入逐步提高

1981年我们庙坝村全面推行联户承包责任制,对农田实行按户承包,自负盈亏,包交征购和提留,超收归己,林业进行“三定”;1991年开展“社教”运动,实施第二轮家庭联户承包责任制,延长土地承包期,农民实现“五个一”目标,联户承包责任制的推行,挖掘了我们各种生产潜力,按照“两户一体”发展林、药、柒等多种经营,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了全村经济的发展;1993年立足解决粮食生产问题,全村推行“营养钵”耕种技术,改变传统的耕作模式,当年粮食产量翻番,彻底解决了人们吃饭问题,结束了吃返销粮的历史;在1994年至1998年间,木材开放,村上办起木材加工厂、地板条厂,村民靠砍木料增加经济收入,这5年间,伐木虽然挣了不少钱,但本村生态环境、森林植被严重遭到破坏,山成了光头山,沟成了乱石沟;到了1999年,我们村上的“棒棒经济”的时代过去了,天然林开始禁伐,实施退耕还林使森林植被逐渐得以恢复,林业得到持续发展;2002年落实税费改革至2005年全面取消农业税,减轻了农民负担,村支部、村委会从实际出发落实中央1号文件精神,积极探索农民增收良策,确定了以“退耕还林保吃饭、药畜劳务保用钱,争取项目变环境”的发展思路,推进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绿色农业和生态农业,坚持留足农民口粮地的基础上,树立好地兴业增收思想,着眼市场需求,大力推行“一村一品”产业发展格局,把种植业和畜牧业相结合,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引导农民主动融入大市场,充分发挥支部加协会的中介作用。不断状大药畜两大产业。大力发展良种生猪推广,科学养猪,建起百头养猪场1个,培育外三元杂交繁育基地1个,以带动全村生猪发展,现生猪饲养量3300余头,年饲养量100头大户2个,正大模式养猪1户 ,推扩镇坪模式养猪19户,“四位一体化”无公害养猪模式已基本形成,建饲料青贮池190口,种植优质牧草300余亩;二是稳步发展地道药材,种植短生药材700多亩(人均1亩),木本药材1400亩;三是加大劳务输出,加强对外出务工农民的实用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的就业率和就业能力,先后送入劳务机构培训200余人,就业率达100%,人均收入5000余元;四是通过兴办特色农家乐,拉动本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实现了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农民收入稳步提高。2007年全村经济总量528.53万元,较1978年增长36倍,粮食产量363吨(人均500公斤),农民人均纯收入2250元,较1978年增长34.6倍。

——基础设施逐步改善,生活环境不断优化

改革开放以来,在国家政策和省、市、县、乡政府的大力支持,我村通过实施重点扶贫开发村建设、新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积极争取国家政策扶持,组织实施了村组道路建设,农网改造、通讯设施、人畜饮水、村容村貌整治、五改三建、“三建、三改、三化”等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农村基础条件进一步改善。一是村组道路建设,俗话说的好:要想富,先修路,我们庙坝村原来贫穷就是因为道路不便所制约的。1976年县城至上竹的土公路修通,结束了往返物资都要背出去,扛进来的历史,1991年,村上投资出劳修通了曹家沟组级道路,一些收洋芋、药材、拉木料的老板开始进入庙坝;1994年,开始修建岚镇公路三级油路;1997年正式通车,为庙坝村的经济发展带来了先机;2002年启动扶贫开发重点村至2006年实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的几年间,村上几条联组联户主干道不仅得到拓宽,修建地方道路5条,4800米,目前已全部硬化,修建石拱桥1座、平板桥2座,幸福桥、党建连心桥两座,全村公路到户率达到98%,现在我们村上不管到哪里去都是一脚干净的水泥路面,彻底结束了“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历史。二是进行农网改造,80年代末我们村上只有沿路的几户有照明电,搭的是上竹小电站的电,大多数人还是用煤油灯照明,1992年拉上了220伏的小电网,2000年实行农网改造,把原有的电网全部撤掉,全村集资出劳架上了新电网,用上了动力电,办起了木材加工厂,村上开始有了个体企业;三是通讯、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稳步推进。1993年,城控电话光缆进入我们村,安上了第一部城控电话,经过近几年的发展,我们村的电话安装190户,入户率达98%,2000年架起手机发射塔,我们村开始有移动电话,现在我们村拥有手机400多部;1997年我村开始有电视看,还是安装无线卫星接收器收看,到2001年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村里看上了有线电视,能够了解农村致富信息,现全村拥有电视190台,有线电视入户率达90%,扩大了农户接受外界信息的能力和渠道农民的信息化升华不断提高;四是生活环境不断优化,我村生活环境变化主要在近十年内发展迅速,村支部和村委会针对路难行、水难挑、组织农民实施迁移式扶贫,高搬底,我村有59户216人,从条件恶劣的地方搬入条件好的地方居住,有108人按生态移民标准进行搬迁,177户完成“三改三建三化”,一排排、一幢幢新颖别致的小洋楼,室内装饰正向现代化生活方式发展,一河两岸建起了特色民居群,成为我们庙坝村的一道风景线;五是新修河堤626米,建成引水工程3处,99%的群众吃上了自来水。

——各项事业迅速发展

我们庙坝村以前由于贫穷,教育科技文化,医疗卫生,社会保障与各项事业水平普遍较低,农村教育程度差,很多孩子因上不起学而辍学,全村平均文化在小学毕业。医疗卫生条件差,没有医疗机构,全村共有两个赤脚医生,遇到大病急病就没有办法治疗,科技文化底子薄、基础差,社会保障就更谈不上了,只凭上级政府给点救济,随着农村改革不断深入,农村经济的稳步发展和农民收入不断提高。如今我们庙坝村,大力发展文化科技、教育、卫生事业。我村有小学一所,小学校舍电教等设施建设发展较快,实现了村级标准化学校,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全村平均文化程度在初中以上;新生儿童免费享受计划免疫,村上办起了合作医疗室,积极推进新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参保率达100%,过去的大病小治、小病不治以及某些不卫生习惯有了较大的改变,真正实现了病有所医,解决了看病难的问题;全面落实计划生育政策,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4‰;开展技术入户,举办各类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班20余次,培训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高素质新型农民。全村农民科技文化水平整体不断提高,村民的文化生活有了明显改善,广大农民积极应用新型科技农用新技术,在我们村上得到广泛普及,培养了一大批农村科技能人,如养殖大户、种药高手,致富能手等;农民的食品消费从数量、品种的增加逐步向质量、营养改善方面发展,由消费品不足向讲究吃好、档次提高、营养丰富改变,主食消费都是细粮增加粗粮减少,肉禽蛋鱼等动物性食品和食品植物油蔬菜、瓜果消费量成倍增加。在穿着上,现在各种流行款式的服装在村民中成为一种时尚;积极推进农村养老保险,建立农民最低生活保障,实现了老有所养。

——民主监督不断完善,支部建设不断加强

我们村支部、村委会在这些年来引导农民积极参加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活动,深入推进“以人兴村”战略,积极挖掘农村广大群众的“源头活水”,促进农村各方面的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全面实行村干部“直选”、村支部“两推一选”制度,完善“一事一议”,村务公开,党务公开等制度,保障农民依法行使民主权利。

“火车跑的快,全凭车头带”。村党支部始终坚持以实现“五个好”总揽全村工作大局,以“五好杯”争先创优活动为载体,深入开展了“让旗帜树起来,党员红起来,群众富起来”主题活动,完善了《村干部述职》、《村班子成员“承诺制”》、《后备干部的培养联系》和《民主议事》等制度。以村活动室为阵地,定期对党员群众进行科学文化知识培训,提高了村两委一班人的理论、政策和工作水平,使70%的党员和青壮年农民都很快掌握了1-2门实用技术。坚持村主要领导每年两次向村民代表大会公开述职,班子成员每年向全体村民办1-2件实事。实行村两委会主要领导值班制度,及时解决群众存在的问题和矛盾纠纷。大力推行“村民议事日制度”和“党员承诺制”,开展党员“双联双定”活动,并参加具体村务管理活动,在促进和谐、维护公益性管理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全村十星级文明户,治安模范户、卫生示范户分别达到60户、120户、90户,营造了一个安定团结、和谐文明的新农村建设氛围。几年来,培养入党积极分子25名,发展党员6名;支部支持党员发展百亩以上药材种植示范基地2个、15户党员成为产业示范户,有致富能力的党员帮带12户45人走上了致富之路。通过一系列有效的措施,村党支部的战斗力、号召力、凝聚力明显增强,党员干部群众思想活了、人心齐了、致富信心足了。

在“十一五”的开局之年,县委、县政府将我们庙坝村确定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我们深入落实中央1号文件精神,按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积极探索农民增收渠道,农村经济稳步增长,2007年人均支配收入4500元,农民人均增收500元,群众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加快农业产业化建设步伐,按市场需求调整农业结构,鼓励发展适度规模化经营,重点发展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实现了家庭联营和联合组织经营的优势互补,建成了绞股蓝茶厂,基础母畜繁育场等个体企业,提升了农业产业化水平;村镇文明化程度提高,按照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原则,搞好村镇规划建设,推进现代化村镇建设,特色民居群初具规模,道路两侧实现亮化、绿化、净化,通过“三建、三改、三化”初步实现了人畜分离和垃圾集中处理,改善卫生环境,改变传统观念,农民发展循环经济和生态保护意识明显增强,树立了良好的文明村风;村容村貌大有改观,精神文明建设和各项农村社会事业协调发展。一个节约型、和谐型新农村已初现轮廓。

综上所述,可见我们村在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和实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可喜的成绩,探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和措施。一是广泛发动群众。坚持以群众为主体,认真开展群众宣传教育工作,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深入人心,成为群众的自觉行动,充分调动群众参与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二是整合建设力量。坚持“政府引导、农民为主、社会力量参与”的原则,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在发挥农民主体作用的同时,重点抓好农村公路、沼气建设、生态移民、人畜饮水、生态家园、以工代赈等项目争取工作,加大资金投入,整合建设力量,确保各项建设顺利推进;三是坚持以生产发展为主题,以农民增收为目标,以对接市场为核心,围绕特色种养技术服务、农产品加工、农产品运销等,建设规范运作地畜牧、药材产业合作经济组织,不断提高农民生产发展的组织化程度;四是健全村民自治机制,完善村务公开和民主评议制度,使农民享有知情权、参与权、管理权和监督权。完善村民一事一议制度,调动农民参与公益事业建设的积极性。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增强农民法律意识。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开展无信访村、平安村创建活动,构建平安祥和、安居乐业的社会环境。

在十一五期间乃至到2015年的8年间,我们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努力使我村形成“一河两岸”(乡境内主河流竹溪河沿线)特色民居群、“一线三沟”(207省道镇[坪]岚[皋]公路沿线及奔溪沟、胡家沟)特色产业带,在全县率先实现“产业增收强劲、基础设施完善、生态环境优美、村风文明进步、居民凸显特色、家庭生活殷实”的具有山区特色的生态文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成为陕南边陲串接化龙山森林公园的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到2015年,全村以畜牧业为主的农村主导产业形成规模,成为群众收入的主要来源。实现工农业总产值737万元,年均增长14%;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400元,年均增长8%;粮食总产量保持在410吨以上,人均占有粮食稳定在500公斤以上。

注: 此材料于2007年12月9日由镇坪县档案史志局(胡兴龙、谭仁国)记录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