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关镇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坚持高位统筹、高点谋划、高效推进,不折不扣落实好县委关于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的决策部署,深入实施强基固本“五项工程”,不断提高文明实践工作整体水平。为高质量建设生态经济强镇、幸福活力城关提供了坚强思想保证,贡献了新时代文明实践力量。
实施“思想引领”提振工程,举旗定向服务发展大局。突出思想建设,坚持每两周开展一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通过持续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论述,定期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党史学习教育,全镇干部队伍理想信念愈发坚定,政治理论水平有效提升。同时,创新开展“我是城关宣讲员”“坝坝课堂”等活动,利用“干部宣讲团”“群众宣讲团”“文艺宣讲团”等,组建了纵横相通、全面覆盖的宣讲网格,让党的创新理论走进田间地头、社区广场、校园课堂。截止5月底,开展各类专题宣讲90余场次,通过富有成效的宣讲活动,真正打通理论走向基层的“最后一公里”。
实施“移风易俗”提质工程,凝聚人心激发内生动力。围绕“聚力乡风文明,助推乡村振兴”主题,将移风易俗与乡村振兴、人居环境整治、“五城同创”等重点工作有机融合。不断巩固城关镇省级文明镇创建成果,深入开展新民风建设,各村、社区“四会”组织全部动态调整到位,道德评议、志愿服务活动按期开展。通过发放《致村民的一封信》《移风易俗倡议书》、签定《移风易俗承诺书》等不断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破除陈规陋习,践行移风易俗。按期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文艺活动,对“好婆婆”“好媳妇”“五净最美家庭”进行表彰。同时结合疫情防控工作大力开展“无事酒”整治,整合司法所、市场监管所力量开展劝导。截止5月底,共开展道德评议会14场次,评议各类正面典型94人,反面典型1个,帮教转化1例,评选表彰“好婆婆”“好媳妇”等各类先进典型61人,成功劝导“无事酒”3场次,全镇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逐步形成。
实施“队伍素质”提升工程,锤炼能力作风育好新人。深入实施“干部能力作风建设”提升工程,按照“讲政策、增素质、提能力、强作风”要求,坚持每周开展一期干部夜校,先后组织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宣传稿件撰写知识等,组织开展了文明礼仪、志愿服务专题培训。同时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一线锤炼干部,领导班子成员、镇村干部带头参与理论宣讲、志愿服务活动,使文明实践一线成为年轻干部的第一个考场。截止5月底,全体镇村干部均参与志愿服务5次以上,35岁以下年轻干部每人开展理论宣讲2场次,能力素养在文明实践活动中得到了全面提升。
实施“志愿服务”提优工程,丰富活动载体确保实效。始终坚持把志愿服务队作为文明实践的主体力量,构建“1+14+N”的志愿服务队体系,推动文明实践有活力、有成效且可持续发展。为了提升志愿者归属感,城关镇建立了温馨舒适的志愿者活动室,实现了志愿服务队伍有阵地,志愿者们参与志愿服务的热情全面提升。结合镇域实际和镇党委、镇政府中心工作,建立了“坝坝课堂”“培根铸魂 文化润心”“守护绿水青山 建设美丽城关”等12个常备志愿服务项目。各志愿服务队每月至少开展两次以上志愿服务活动,截止5月底,全镇共开展志愿服务活动50余次,其中友谊村“助力‘稳粮扩豆增油’”志愿服务活动、蔬菜村人居环境整治志愿服务活动受到了广大群众一致赞誉,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实施“文明品牌”提效工程,聚焦外宣展示良好形象。结合充分调研讨论,城关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围绕“抓好理论宣讲、深化志愿服务、助力乡村振兴、建设和谐家园”4个方面,布局了10个重点进行创新突破、实践提炼特色亮点的项目。同时,为创树一批城关新时代文明实践优质品牌,印发了文明实践外宣工作方案,分解了宣传任务,并精心组织开展宣传工作专题培训,实践所干部、志愿者们撰写稿件热情有效激发。截止5月底,城关镇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在中省市县各级媒体上稿20余篇。有力地宣传了全镇在新时代文明实践方面取得的成效,持续发出了“城关好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