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委编办立足镇坪县打造生态经济引领区、共同富裕先行县、陕渝开放合作示范区“三区”建设目标,增强机构编制工作服务经济社会大局能力,找准着力点,细化工作措施,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调整权责事项,优化营商环境。以厘清部门职责权限为抓手,深化“放管服”改革,对29个部门4705项权责事项进行调整,优化办事流程、规范审查程序,促进优化营商环境,推进依法行政和法治政府建设,将清单在“陕西省权责清单统一发布平台”对外公布,接受群众监督,促进部门更好依法依规履职尽责。同时,探索建立健全权责清单动态调整和落实情况的监督与评估机制,切实维护权责清单的时效性、实用性、权威性、约束性,提升部门为企为民服务效能。
开展效益评估,助力经济发展。根据实际情况,对经贸、卫健系统2个机关及下属16个事业单位开展机构编制执行情况和事业效益评估,根据评估对象行业特点,制定科学可行的评估细则,深入实地开展评估。将评估结果运用由过去单一的机构编制事项运用,拓展到财政公用预算调整、机构编制“纳审”“纳巡”、机构编制督查等6种结果并用,发现并督导整改职责交叉、职能弱化、体制机制不优等6个方问题,倒逼部门加强监管、规范履职,提升部门管理和服务水平,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提升编制效能,保障民生需求。围绕紧密型城乡教育、县域医疗卫生、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三个共同体”建设,走出去学习先进经验,到基层镇村、学校、卫生院有针对性的开展调研,将市委编办出台的保障三个共同体建设“十条措施”进行细化落实,用足用好事业单位人才编制“周转池”政策,为教育、文化等领域引进高层次紧缺人才6人。优化教育、医疗领域编制配置,锁定全县15名中小学现有编内工勤人员进行单列管理,将编制用于教学一线人员,积极做好特岗转接、地方优师计划等;全面推进公立医院编制备案管理,为80名备案人员办理编制备案手续,重新对镇坪县医院、中医医院“三定”方案进行审定,提升机构编制效能,服务保障民生需求。
强化理论武装,促进能力提升。严格落实“第一议题”“三会一课”等制度,抓实党纪学习教育,每周组织开展一次集中学习,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编委一次会议上的讲话精神,不断提升党员干部政治素质。将党纪法规学习与机构编制日常工作贯通融合,每月组织开展一次交流研讨,针对工作中的难点、疑问进行交流探讨,强化工作过程的规范性、合法性,转变工作作风,全面提升干部服务高质量发展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