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猪市场价格持续低迷时,镇坪县坚持把推进生猪“一县一业”建设作为新农村建设和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在一手抓好标准化圈舍建设、产业技术培训的同时,着力突破良繁体系建设,使生猪产业抵御了市场低潮的冲击,保持了稳步发展势头。
发展良繁体系是该县解决生猪产业发展两道难题的必然选择,生猪育肥设施能力建设与良种繁育能力建设的发展性不协调,是阻碍镇坪生猪产业取得突破发展的难题之一;而生猪市场行情多变,养殖户应变不及更是困扰整个生猪行业的难题。面对复杂多变形势,该县始终坚持以科学补栏原则为指导,并建设性的提出了构建以自繁自育为核心, “大、中、小”三层共建的良繁体系发展模式。其优势在于,自繁自育具备低成本、低风险、高品质、可持续繁育等诸多发展优势,通过建立由专业场家、良繁大户、自繁自育户“大、中、小”三个层次共同组成的良繁体系构架,加之强有力的政策扶持,极大调动了群众发展自繁自育的积极性,进而加快了全县良种繁育体系建设步伐。
2010年上半年抽样调查数据显示,凡是实现盈利的养殖户,都坚持把引进良种作为产业发展的根本抓手,实行母猪淘汰制度。对比发现,盈利农户饲养的商品猪,具有出栏周期短、瘦肉率高等优点,其价格每斤高出市场均价0.5—1元。经过近3年品种改良,该县生猪品种不断优化,且仍具有巨大发展空间和潜力。
该县通过认真分析去年至今县内自繁自育养殖户、养殖场的饲养销售情况后发现,自繁自育在市场竞争中具有两大明显优势:一是能有效控制仔猪成本,直接增加利润空间;二是在市场低潮期转产发展仔猪养殖,能有效抵御低价冲击。发展自繁自育的农户饲养的商品猪,每头仔猪可饲养节省成本100元左右。而在市场低价期转产发展仔猪养殖的养殖户,基本未受到市场低迷期的冲击。从长远看,大力发展仔猪养殖,更能有效解决该县生猪育肥设施能力建设与良种繁育能力建设的发展性不协调问题的良方,为该县生猪产业在市场高潮期的做好补栏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对产业发展起到了“逆势”求稳,“蓄势”助增的显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