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调研

创新用人机制 铸造忠诚卫士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12-10-31 01:10

创新用人机制  铸造忠诚卫士

――镇坪县加强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纪实

中共镇坪县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王晓春

  近年来,镇坪县按照“建一流队伍,创一流业绩”的理念,切实加大全县纪检监察系统干部队伍建设力度,精心打造了一支“政治坚强、公正清廉、纪律严明、业务精通、作风优良”的纪检监察干部队伍。三年来,提拔重用34名,交流轮岗27名,占全县干部任用的12%。通过对纪检监察干部队伍的大调整、大交流,推动了全县纪检监察工作的大发展。2008年,我县被陕西省纪委命名为廉政文化建设示范县,2009年,我县首创推出的领导干部挂牌群众点名接访制度,陕西省纪委作为反腐倡廉五项制度之一在全省推广。

  一、建立三项机制,确保纪检监察干部“进得来、选得准”

  纪检监察工作职责的神圣性、机构的权威性、工作的复杂性,决定了纪检监察干部必须具备比一般党员、公务员要求更严、水平更高、能力更强。

  建立公开透明的招考选调机制。认真落实中纪委〔2009〕9号文件精神,将精通经济、法律、金融、审计的干部纳入视野,建立与岗位相匹配的能力、阅历、文化、人品公开竞争择优机制,将拟招聘岗位人员数与实际报考人员的笔试、面试、组织考察环节按成绩赋予一定的比例,力争将政治坚强、实绩突出、作风过硬、群众公认的干部选调到纪检监察干部队伍中来。 2011年3月,县纪委首次通过公开招考从16名考生中公开选调了4名优秀干部进入县纪检监察机关工作,已有2名提拔到乡镇领导岗位。

  建立竞争择优的后干遴选机制。坚持优中选优,根据年度考核和干部在“三项建设、十大工程”中执法执纪履职能力,把对事业忠诚、敢抓敢管的优秀干部,推动发展有本事,职能工作有创新,埋头苦干、默默奉献的优秀干部按照在重点项目、产业建设、连片扶贫等重点工作和项目建设主战场上有建树的干部平时工作表现与考察情况,建立纪检监察系统后备干部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管理库,实行梯队动态管理。去年以来,向县委推荐正科级后备干部6名,副科级后备干部25名,今年新提拔纪检监察干部17名。

  建立科学民主的考察任用机制。县委建立了纪检监察干部调配前干部交流轮岗、岗位空缺配备制度。县纪委经常性与组织部门沟通,通报纪检监察系统干部的有关情况;纪检监察干部人事调整前,县委组织部门在制定方案时都充分征求县纪委的意见,人员考察过程中坚持由县纪委会同县委组织部门共同考察,从方案制定、民主推荐、初始提名、实地考察、情况汇报,县纪委都全程参与,把好用人关。去年以来,累计从外系统提拔担任纪检监察系统干部16名(其中35岁以下11名,第一学历本科3名),系统内提拔干部8人,推荐到外系统重用的6人。

  二、搭建三个平台,确保纪检监察干部拉得出、能战斗

  为适应新时期党对纪检监察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新任务,县纪委监察局把纪检监察干部的学习培训、实践锻炼贯穿各项工作的始终,切实抓实抓细。

  搭建宣传教育平台,加强思想政治作风建设。只有思想上的清醒,才能保证政治上的坚定。在工作中我们注重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在学习中坚定理想信念、提高政治素养、锻炼道德操守、提升思想境界。注重增强政治敏锐性,教育广大纪检监察干部在事关方向、事关原则的问题上站稳立场,在大是大非面前和关键时刻旗帜鲜明,在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和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方面认真履行监督职责,保证随时拉得出。注重加强作风建设,“打铁还得自身硬”,教育广大纪检监察干部要讲党性、做到坚持原则,秉公执纪;重品行,做到道德高尚、情趣健康;作表率,做到严于律己、清正廉洁,以身作则。

  搭建学习培训平台,加强理论业务专项建设。围绕案件检查、纠风治理、效能监察等业务举办专题培训,邀请、聘任专家学者、系统内资深领导为兼职辅导老师进行专题讲座、辅导。采取“请进来、“派下去”、“走出去”的方式方法,分期分批抽调基层纪委书记、纪检组长到县纪委监察局机关跟班学习,提高他们的业务能力。同时,从县纪委监察局机关选派优秀年轻干部到基层挂职锻炼,熟悉农村经济工作,增进群众感情;每年选派一批干部参加中省市培训,增长见识、学习“充电”。先后共抽调8名基层纪检干部到机关学习,下派7名机关干部到基层锻炼,派出23名纪检干部参加上级学习培训,通过不断的学习培训,纪检监察干部队伍能力得到加强,素质得到提升。

  搭建实践锻炼平台,加强执纪办案能力建设。为提高纪检干部办案能力和水平,在查办重大疑难复杂案件时,委局机关采取以岗代训、以案代训的方法,有计划地抽调镇纪委书记、部门纪检组长参与重大案件的查办,增强纪检监察干部的业务水平和实践能力。组织引导纪检监察干部到投资环境治理、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治理商业贿赂、行政监察、农村基层、中心工作和信访调处等“七个一线”进行“火线”锻炼,以增强他们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和水平。去年以来,共抽调7名纪检监察干部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大熔炉”中去历练成才,所取得的成绩得到县委、县政府的充分肯定,其中有4名同志被提拔重用到纪检监察机关以外重要岗位工作。

  三、狠抓三个重点,确保纪检监察干部自律严、留得住

  从健全工作制度入手,着力创新工作机制,建设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切实加强监督管理,全面提高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是建设一支“为民、务实、清廉”的纪检监察干部队伍的必然要求。

  狠抓制度机制建设。县纪委监察局从内部管理入手,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制定出台了《机关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机关工作人员年度考核办法》等规章制度,设岗定责,量化考核。继续加强县级、乡镇和派驻机构纪检监察组织建设,印发了《县纪委监察局派驻(出)县直部门纪检组(监察室)、纪工委管理办法》等管理制度,实行目标任务完成情况与干部提拔使用、后备干部梯次管理、非领导职务晋升和公务员年度考核相挂钩,建立健全了纪检监察干部工作月汇报制、重要事项报告制、述职述廉评议制和请销假等制度,对派驻部门纪检组和镇纪委的管理得到进一步加强,纪检监察干部自律意识明显增强。

  狠抓保障机制建设。上级纪委和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纪检监察机关保障机制建设,从人员选调、领导班子配备、后勤服务保障等方面给予大量倾斜。从政治上关心入手落实了县纪委常委正科级领导干部待遇,县监察局非党副局长配备;从改善办案条件入手实行办公用电脑、公务用车等必备用品统一配备、统一发放、统一采购,办公经费比照政法机关标准纳入财政年初预算,重点给予保证;从提高办案人员工作积极性入手,增加了办案补贴,有力地推动了各项工作任务的完成,纪检监察干部干事的热情高涨。

  狠抓监督机制建设。认真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制定出台了《纪检监察干部廉洁自律十不准规定》,对日常工作实行“五戒”,同时聘请7名廉政监督员,对纪检监察干部“八小时以外”的生活圈和社交圈进行严格监督。设立了效能举报免费热线电话,通过党风廉政网站、有线电视台向社会公布,接受公众对纪检监察干部工作作风、工作效能和为民服务等方面的监督,让纪检监察干部自觉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同时,坚持以思想建设为根本、能力建设为关键、组织建设为基础、作风建设为重点、制度建设为保证,对广大纪检监察干部严格要求、严格教育、严格管理、严格监督,切实做到“五严守、五禁止”。目前,纪检监察干部无一例受到法纪处理。

  四、畅通三条渠道,确保纪检监察干部流得动、队伍精

  纪检监察工作的政治性、政策性、业务性和纪律性,使我们必须在保持纪检监察干部队伍相对稳定的前提下,加大干部提拔、交流和轮岗力度,以增强班子活力,提升战斗力。

  健全考评惩处陶汰制度。县委、县政府在选调和配备纪检监察干部时,严把考察用人关,对选拔对象的政治素质、文化水平、工作能力、工作实绩、廉洁自律等情况进行通盘考虑,既注重干部的综合素质,又注重平时考核和群众反映;既注重新老结合,又注重选调年富力强、能干事的干部充实到纪检监察战线,确保纪检监察干部队伍的同志都是行家里手,能独当一面开展工作。今年以来对2名连续两年考核处于末位不适应从事纪检监察工作的干部,调出了纪检监察系统。

  健全系统内部轮岗制度。注重对纪检监察干部进行综合分析和研判,建立双向流动机制,对有业务专长的干部尽量在本系统内提拔任用,对发展潜力大的干部尽量推荐到系统外提拔任用,去年以来,系统内共提拔干部达8人,推荐到外系统重用的达6人,内部轮岗6人,通过提拔和轮岗,干部的活力明显增强。

  健全跨部门行业交流制度。坚持“科学调配、重点倾斜、轮岗交流、人尽其才”的原则,大力推进纪检监察系统的上下交流、委局机关干部的内外交流、乡镇(部门)纪委书记和纪检组长之间的互动交流,去年以来,纪委监察机关先后有10名干部交流到部门任职,其中有2名任职满10年的干部得到交流,有2名派驻部门纪检组长交流到纪委监察局机关工作,有7名纪委书记和纪检组长进行了互动交流,全县纪检监察系统干部队伍整体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一支党和人民信得过的纪检监察干部队伍茁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