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网安康讯(记者 毛明博 通讯员 陈顺日)以陕西镇坪及其毗邻地区的古大宁盐场是新中国成立前秦巴地区重要的产盐地区。以该地区为辐射的巴山古盐道是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中的重大发现之一。目前,随着时间推移那些曾以背盐为生的老人年事已高,不时有人故去,为更好传承挖掘古盐道故事,今年元月至8月,安康市镇坪县向全国有奖征集巴山盐道故事。
据悉,据悉,在巴山境内,目前有153公里保存良好的古盐道遗址。几千年来,以巫溪大宁厂为圆心,通向周边各地的古盐道,形成了“崇仁尚义,坚韧不拔”的巴山盐道精神,是巴山人民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和力量源泉,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那些遗失在历史里的古盐道精神和埋没在民间的古盐道故事,还没来得及挖掘整理,就随着“盐背子”这种职业的消失或传播者的谢世而消逝了。他们带走的不仅仅是故事本身,而是一块块文化碎片和宝贵的精神食粮,成了我们的文化记忆之痛和永远无法弥补的遗憾。
据镇坪县文化旅游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因健在的盐夫大都年事已高,现在需要进行抢救性发掘,因此发起这次盐道故事征集活动,他们和安康学院合作以保存这份非物质文化财富。
一、征集内容
(1)口述历史:关于古盐道,或与盐道相关,与重庆市巫溪大宁厂盐业有关的民间故事、地名来历、历史轶事、人物传闻、民间工艺趣事,民俗风情传说等。以叙事作品为主,单篇字数不少于 800字,不设上限。
(2)原创文学:关于古盐道的小说、散文、随笔,诗歌作品。单篇小说不低于800字,不超过5万字。优秀作品不设上限。散文,诗歌作品无篇幅限制。
(3)图片故事:盐业生产工具、生活用品、大宁古盐厂的房屋、盐道客栈、盐灶、盐具等等。将这些工具或者建筑以照片的形式呈现,请注明它的使用者和保存者,参赛作品注明照片出处及拍摄者,尽量使用专业相机拍摄。
二、征集时间
2017年1月15日至2017年8月30日
三、投稿须知
(1)来稿内容健康、雅俗共赏、语言流畅、情节生动,故事有一定的完整性。
(2)要求未公开出版和发表的作品,可以是原生态故事、传说的编辑整理,也可以是原创作品。不得发生与他人的著作权、名誉权等法律问题,否则由作者自行承担责任,主办方对征集的作品有自主使用权,将结集公开出版发行。
(3)来稿请写清姓名、详细通讯地址、联系电话、邮箱。稿件一律以Word格式电子文档加附件形式投递至征稿邮箱。如需口述整理,请电话联系稿件征集组成员,我们将派专人上门记录整理。
四、作品稿酬
被选用稿件按每千字100-300元计算稿费,优秀原创稿件按每千字300元计算稿费。不足1000字的文章以1000字计算。
五、联系方式
联系地址:陕西省安康市育才路92号
安康学院《瀛湖》杂志文学编辑部
联系人:李春平 袁佳
联系电话:15229860899
投稿邮箱:lcp19818801@163.com
84031240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