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2018-0000 | 发布文号: | 2018年第119号 |
公开日期: | 2018-04-03 | 公开目录: | 规划计划 |
有效性: | 有效 | 公开形式: | 主动公开 |
各镇人民政府,县政府各工作部门、直属事业单位:
《镇坪县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已经县十八届人大三次会议审议批准,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镇坪县人民政府
2018年3月15日
镇坪县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2018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我县整县脱贫退出的决胜之年。做好2018年工作,必须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践行“五个扎实”要求,落实“五新”战略任务,贯彻中、省、市和县委的各项决策部署,坚持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以实施“四大战略”、打好“四大硬仗”为引领,以“整县脱贫摘帽”为抓手,聚合全域资源,统筹推进项目建设、实体经济、乡村振兴、城镇发展、民生保障、生态文明、对外开放等各项工作,对标补齐短板,推动内涵发展,决胜脱贫攻坚,持续追赶超越,奋力建设美丽富裕新镇坪。
按照上述要求,各镇、各部门在2018年计划安排和组织实施过程中,要扎实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实施项目带动战略,持续稳增长扩投资
统筹推进190个重点项目建设,扩大有效投资,促进经济增长。一是加快建设进度扩大投资。围绕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加快高速公路建设进度,完成大华路改造,新建小曙河至城口界梁公路,改造提升生命防护工程 81公里、通村水泥路完善工程68公里,竣工竹叶路等在建项目15个,争取开工瓦界路,新修通组路55公里。加强安全饮水、重点河段综合治理、“丹治”工程、防洪治理等水利项目和能源、信息等项目建设,夯实脱贫攻坚基石。序时推出一批、开工一批、建成一批特色产业、战略性新型产业、脱贫攻坚、生态环保、特色城镇和民生保障项目,实施一批PPP项目,为投资增长提供新动能,确保行政村通沥青(水泥)路达到97%以上,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0%以上,电力入户率达到100%。二是完善推进机制保障投资。继续推行政府领导分工包抓重点项目工作机制,健全项目工作实绩档案制度,完善重点项目建设责任、进度、问题“三张清单”制度,进一步优化服务环境,对重点项目进行一月一调度,一月一通报,层层压实责任,形成推进工作的强大合力;强化土地供给、金融支持等要素保障,力促项目早开工、早建成、早投用。三是加强项目策划储备投资。进一步加强项目的策划、包装,调整、充实三年滚动计划项目库;加快推进通用机场、十堰至巫溪高速镇坪段、安张衡铁路过境镇坪等重点项目前期工作,争取早日开工建设。四是争资引资激活民间投资。强化争资引资的针对性、精准性,提升成功率,力争全年争取资金9亿元以上,招商引资到位资金15亿元以上,拉动民间投资11亿元以上。
二、着力抓好平台建设,发展壮大民营经济
实施集约带动、融合互动、创新驱动,全面提升实体经济发展水平。一是建设“六大”集聚区,培育实体经济新兴动能。城镇聚业区加快绿色工业园区和商贸服务区建设,提升工业和现代服务业档次。南江湖旅游扶贫示范区完成滑坡治理、景区绿化、入口门户及停车场建设,新建民宿度假客栈10户以上。飞地经济园区新收储土地100亩,建成富硒苦荞系列产品生产线,推进中药配方颗粒项目建设,打造工业经济升级版。文彩产业孵化园区实施基础设施、标准厂房等项目建设,启动“芋硒王”富硒魔芋饮品加工生产线项目,培育电商市场主体10户以上,积极创建电商示范县。曾家农村综合改革示范区推进“一镇六园”和千户社区等项目建设,进一步提升县域副中心服务功能。曙河生态旅游示范区抓好飞渡峡AAAAA景区创建、玫瑰花海、入口印象基础设施配套等项目建设,争取启动中药康养旅游项目。二是推进融合发展,丰富实体经济业态内涵。纵深推进“旅游+”战略,推进三次产业融合发展,带动一、二、三产增加值分别增长5%、19%和9%以上。三是实施创新引领,壮大实体经济市场主体。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建设粮食、药材良种繁育基地,在带动农民增收的同时,引导企业做大做强,推动“互联网+”在工业、服务业、农业等领域广泛应用。强化企业创新,培育“专精特新”领军企业,积极争取桂花能源集团主板上市,新培育市级以上龙头企业3户、“四上企业”20户,非公有制经济占GDP比重达56%以上。
三、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助力经济转型升级
紧扣“猪、药、(洋)芋”农业主导产业,加快发展加工业和休闲旅游,推进产业融合。一是全力培育支撑有力的富硒养生产业。稳定14万亩粮食面积和2.7万吨粮食产量;种植洋芋5万亩以上,生猪出栏21.1万头、家禽出栏54万羽;种植魔芋2万亩,养蜂3.5万箱;推进万亩高山有机蔬菜种植基地、万亩高山富硒茶观光园、富硒魔芋加工、天然绿色饮品开发等项目建设,启动“镇坪月子鸡”加工等项目,新建富明、竹香园、康青、荣丰等农业园区,新增市级以上农业园区5个。二是全力培育绿色生态的中药健康产业。稳定草本药材面积6万亩,建设重楼、白芨等濒危稀缺中药材种苗繁育基地。支持普欣、振兴、县制药厂、安德、逢春等重点企业,加快普欣中药材康养基地、振兴现代中药产业园二期、葛根素提取生产线技改等项目建设,助推战略性新型产业发展。三是大力发展多业相融的休闲旅游产业。推进三道门森林公园、自然国心观音峡度假景区、上湾度假村、仓储物流中心、镇坪宾馆等项目建设,打好“农工旅”相融合、文化旅游相结合的组合拳,努力实现一、二、三产互动融合的旅游发展新格局。四是做大做强节能环保的绿色能源产业。加大煤矿、板石等传统行业升级改造,推进双河口、洪阳汝溪沟一级等电站建设,启动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增强工业发展后劲。
四、树立协调发展理念,统筹推进城乡建设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城乡区域协同发展。一是提升县城服务功能。加快推进小河片区综合整治、县城夜景亮化提升二期、县城临河建筑风貌改造、主街道及背街小巷改造、文彩新区基础设施等项目建设,启动腾展大厦、山海明珠、交通农林大厦、县城建筑垃圾堆放场和粪便无害化处理场等项目,扎实开展“双创”工作,增强承载能力,提升县城品质。二是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加大资金整合力度,积极引导社会资本投入,加快推进牛头店茶王小镇、钟宝盐道小镇、曙坪旅游名镇、华坪中药名镇、上竹休闲康养小镇和腊味小镇建设,认真抓好市级美丽乡村示范镇、2个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9个县级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着力构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丽乡村。三是维护农村和谐稳定。大力推进“诚、孝、俭、勤、和”新民风和移风易俗、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弘扬农耕文明和优良传统,使农民综合素质进一步提升、农村文明程度进一步提高。创新农村社会治理,加强基层民主建设,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推进村务公开、平安乡镇、平安村庄建设,使农村更加和谐安定繁荣。
五、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构建美丽幸福家园
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让群众分享更多生态红利。一是全力抓好生态建设。围绕推进国家主体功能区建设试点示范工作,加强各类自然保护区的生态保护,实施城乡道路两侧、闲置用地绿化美化工程,实施绿化造林2.8万亩。完成生态红线划定,推进曙河源国家湿地公园、土地开发、滑坡治理等项目建设,全面落实生态补偿长效机制,实现大地增绿、旅游增景、农民增收。推动企业清洁化生产、资源循环化利用,切实降低能源消耗,单位GDP能耗、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持续降低。二是统筹推进环境治理。全面深化“河长制”管理,推进水系生态修复工程、河道治理,加快曾家区域垃圾处理场建设,抓好重点领域和重点单位节能降耗,全面开展农村养殖企业污染减排工作,系统整治农业面源污染,实现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持续下降,确保南江河出境断面水质保持Ⅱ类以上。三是打造绿色发展高地。严格执行国家产业政策和环保制度,严把环境准入关,杜绝高污染企业落户。扎实推进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做好散煤管控、扬尘管控、餐饮油烟治理等各项工作。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开展化肥、农药零增长行动,发展生态经济,积极创建有机农业示范县。加强宣传,倡导绿色低碳生活方式,让镇坪天更蓝、水更清、山更绿。
六、全面推进改革开放,激发发展动力活力
着力深化改革,扩大对外开放,不断激发市场和社会活力。一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拉长延伸产业链条,着力提升品牌价值,补齐短板增加有效供给;持续做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深化“放管服”工作,扎实去杠杆、去库存,科学调控土地供给量,稳妥推进商品房去库存;实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继续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的基础上,推动农业“接二连三”融合发展。二是推进重点领域改革创新。深化户籍制度、生态文明体制、投融资体制、商事制度、医药卫生体制等重点领域改革,稳步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和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全面启动“三变”改革和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落实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各项政策措施,激发多元创新创业主体活力。加快建设一批返乡创业园,为创业者提供良好的创新创业平台。三是对外开放推动合作共赢。主动对接融入“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汉江生态经济带”等战略,加强与周边地区合作,深化与钟楼区经济合作和“津陕”合作,努力形成优势互补、协调竞争、开放发展的新格局。
七、切实保障改善民生,全面发展社会事业
对标贫困退出标准,精准施策,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一是实施居民收入倍增计划,补齐持续增收短板。扎实推进“一村一企一产业”扶贫,扶持贫困户发展特色种养项目,增加经营性收入;落实创业扶持政策带动就业,新增就业人数480人,劳务输出1.5万人次,增加工资性收入;扩大土地流转和资产入股规模,增加财产性现金收入;扩大生态林补偿面积,强化政策兜底,增加转移性收入。二是协调发展社会事业,补齐公共服务短板。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推进教育园区、钟宝小学迁建、第二幼儿园、教育信息化等项目建设,确保贫困户子女义务教育阶段无辍学。完成县医院旧住院楼改造、县医院二甲医院创建,推进县中医院、标准化乡镇卫生院提升和规范化村卫生室建设,实现县镇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机构标准化,全县100%的贫困人口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大病保险。加大公共文化和全民健身场地建设,完善双拥优抚安置保障体系。三是加大移民搬迁力度,补齐住房保障短板。完成移民(脱贫)搬迁380户1129人,危房改造342户,全县有安全住房农户达到总农户数的97%以上。四是创新扶贫开发思路,补齐脱贫措施短板。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确保每个村有村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组织。深化与钟楼区扶贫协作,纵深推进“党支部+X+贫困户”扶贫、高速公路建设带动扶贫和社会扶贫,提高脱贫攻坚成效。进一步提升社会保障水平,积极发展社会福利事业,不断完善应急处置体系,实施最严格的安全生产制度,强化食品药品监管,切实解决信访突出问题,全面推进法治镇坪、平安镇坪、和谐镇坪建设,着力提升群众幸福感和获得感。
2018年重点项目建设计划按镇政办发〔2018〕28号文件执行;2018年粮油菜种植面积及产量计划、畜牧生产计划、中药材生产计划、魔芋生产计划、林业发展计划、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计划按镇政办发〔2018〕38号文件执行;2018年烤烟种植收购计划按镇政办发〔2017〕229号文件执行。
附件目录:
1.镇坪县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主要综合指标
2.镇坪县2018年农村经济发展计划
2-1.镇坪县2018年现代农业园区建设计划
2-2.镇坪县2018年渔业、农田建设及农村饮水安全
工程计划
2-3.镇坪县2018年移民(脱贫)搬迁集中安置计划
3.镇坪县2018年规模以上工业产值计划
4. 镇坪县2018年生态文明建设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