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梦都没有想到能过上这样的日子 ——周凤军的脱贫故事
走进镇坪县曾家镇星明村周凤军的家,一派新气象映入眼帘——房屋重新翻修,新买的家具摆放有序,猪圈里的土猪撒欢地相互追逐着……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如果不是帮扶部门和镇村干部帮衬我,生活、娃儿上学都成问题,更莫说日子还越过越好啦。我做梦都没有想到能过上这样的日子,真的感谢他们啊!”周凤军如是说。
初次去周凤军的家,帮扶干部看见一所低矮破旧岌岌可危的老屋,炊烟从老屋后袅袅升腾,宛如一条扯不断的绸缎,牵扯住周凤军家脱贫的步伐。
60岁的周凤军家有四口人,妻子是聋哑人,无法走出家门挣钱,周凤军与妻子也是晚来得子,女儿和儿子都小,还上着学,家里一贫如洗,唯一值钱的就是那几间风雨飘摇的土屋和后山的几亩土地。一个花甲之年,一个天生聋哑,孩子的学费生活费,全靠种地,没技术、没劳动力、缺资金一直让这个家庭“好”不起来。黯淡无光的生活也磨灭了周凤军的信心,开始变得无比自卑,在村里逢人“不抬头”,见面“不说话”。
了解到周家的基本情况,扶贫单位和镇村干部一起,决定先解决这一家子的关键问题——收入。考虑到周凤军已年到花甲,家里又离不开他,外出务工对他来说是行不通的。对此,帮扶部门多方奔走,最终在高速公路标段上为他找到一份薪酬不薄的工作,一个月四千元的工资让老周高兴不已。这样老周既能挣钱养家糊口,又能方便照顾家中妻子。眼看着,周凤军的生活有了盼头。
家庭收入问题解决了,帮扶部门又加紧来改善老周家的居住环境。扶贫工作队多次去周凤军家里,帮助他出主意,想办法、解难题。在他们的共同努力下,三间宽敞明亮的房子建起来了。
扶贫需扶志。考虑到老周常年生活在条件差的环境中,帮扶干部怕他缺志气、少信心,为此,经常到他家串门聊天,了解他的生活动态,知晓他的困难。给予了周凤军极大的关心和关注,帮他重拾生活的信心,坚定脱贫致富的决心。
这不,正在周凤军为女儿的事上火着急的时候,帮扶部门又上下联动,解决了他的燃眉之急。得知周凤军的女儿上完初中后就没了着落,帮扶单位——省监狱局,把老周女儿的情况反馈回局里,省监狱局立即召开会议,并联系了陕西省华山技术学院,决定把周凤军的女儿周敏送到该校高铁服务专业进行学习,期间还千方百计地想办法对孩子的生活费进行补助。帮扶单位倾注的每一丝心血,都为改变这个贫困家庭的状况奉献了力量。
再见周凤军,他一改往日破履烂衫、垂头丧气的样子,身上的衣服变得整洁干净,呈现在他脸上总是灿烂的笑容,彼时话少的老周也变得健谈起来,整个人都焕发出不一样的活力,这一切都源自他对生活的期望。周凤军说:“得到这么多人的帮助,特别感恩,想想未来的生活,打心里觉得暖和,真的感谢他们啊!”
此时,再去周凤军的家里,沿着被青山绿水环抱的村级水泥路前进,哪里还能看见黄土垒砌的老房子,早已被生活区域分明的新式房屋代替。走在村里,如果偶遇周凤军,准能看见他直起腰板,与人相谈甚欢。自信的笑容洋溢在他的脸上。
- 上一篇:搬出来的幸福 ——吕义英的脱贫故事[ 03-25 ]
- 下一篇:“女蜂娘”脱贫记 ——李金萍脱贫故事[ 07-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