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镇坪乡土志》记载,原平利县境止白珠峡。白珠峡以南地域称“南山老林”基本上无人居住。明洪武三年(公元一三七零年)始有荆襄流民来此谋生,属四川大宁五年(1372)改属汉中府金洲。明成化十二年(一四七六年)置广化里、隶平利县以其地“毗连三省边境,处处相通,最为险隘”,五方杂居,易薮奸 ,割平 利东南境设镇坪巡检司以镇守。山谷平地,当地习惯叫坪,因名镇坪。明崇祯年间(1628年-1644年)镇坪年年大饥,社会动荡,居民外逃,巡检废置。清初,镇坪属陕西布政使司兴安州平利县,乾隆元年(1736年)设兴汉道,辖兴安州。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升兴安州为府。化平利县广化里东南,即秋山以南置镇坪巡检司。嘉庆五年(1800年)改兴汉道为陕南兵备道。道光四年(1824年)升巡检司为镇坪抚民分县,设县丞。授予审理诉讼,征解钱粮暨公文直达中司、两道等特权。民国二年(1913年)县人呈请升县,与平利分疆治理。民国五年(1916年)再次请愿升县。民国九年(1920年)批准镇坪县三等县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于1950年成立镇坪县人民政府。隶属陕西省安康分区专员公署。1958年12月撤销镇坪县建制,并于平利县,设镇坪协作区。1963年4月1日镇坪与平利分县恢复镇坪县建制,隶属陕西省安康地区行政公署。“文革期间”改称镇坪县革命委员会,1981年取销镇坪县革命委员会依法恢复镇坪县人民政府。2000年国务院批准安康地区撤地设市,成立安康市人民政府,镇坪人民政府隶属安康市人民政府。